×

专业 · 专注 · 垂直
内容 · 数据 · 平台

2023如何配置?南方基金李文良:战略性看好权益资产

长按扫码
查看详情

投资时报首页 > 基金 > 正文

2023如何配置?南方基金李文良:战略性看好权益资产

基金齐文健 2023-02-23 15:44:41 64783 分享: 字体大小:Aa-Aa+

展望2023年大类资产配置,李文良表示,基于宏观经济复苏和权益性价比更好的背景,在2023年战略性看好权益资产。 

《投资时报》记者  齐文健

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深化,养老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而根据2022年《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大家的观念开始从储蓄养老逐渐向投资养老转变。

作为个人养老金账户中可供投资选择的一种金融产品,养老目标基金出现至今已有4年多时间,产品数量超200只。面对不在少数的同类型产品,投资者应该如何筛选?

将选择目标锚定在在养老目标基金布局时间长、产品丰富、业绩表现优异的基金公司中,投资者或可收获意外之喜。

《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南方基金是行业内首批获准发行养老目标基金的基金公司。截至2022年末,该公司已有9只养老目标基金,规模居行业前列。

作为行业内首批成立的养老目标基金之一,南方养老目标日期2035三年持有业绩表现可圈可点。基金2022年四季报显示,该基金A类份额过去三年收益率为29.18%,跑赢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24.68个百分点;成立以来总回报为50.29%,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1.38%。

南方基金在养老目标基金领域发展稳步向前,除了该公司重视养老目标基金业务外,与该公司制定了缜密的养老目标基金投研逻辑也有关系。据了解,该公司养老目标基金投资重视资产的多样化配置,同时还注重底层基金的筛选和调整,并会对产品运作实施定位,以便发生偏离时及时调整。

养老目标基金业绩可圈可点

截至2021年末,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了2.67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8.9%。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速度加快,养老成为每位民众都需要关心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其实,在个人养老产品的摸索方面,早在2018年8月公募基金行业就已试点,养老目标基金发展至今已逾4年。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养老目标基金规模合计为881.87亿元。

南方基金是行业中首批获准募集养老目标基金的机构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截至2022年末,该公司旗下已有9只养老目标基金,产品不仅将2030年、2035年、2040年等多个时间段的退休人群覆盖,而且还涵盖了稳健型产品。与此同时,该公司养老目标基金的发行、申报仍在继续,产品线将进一步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1月,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同年12月,证监会公布的首批129只入选养老目标基金中,南方基金被纳入的产品8只,居全市场第二。

受限于2022年A股市场行情,公募权益类基金业绩并不理想,不过南方基金并不乏业绩表现优异的养老目标基金。譬如,南方养老目标日期2035三年持有。该基金是南方基金成立的首只养老目标基金,基金2022年四季报显示,该基金A类份额、C类份额过去三年收益率分别为29.18%、27.63%,超越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24.68个百分点、23.13个百分点。

根据基金2022年四季报,南方养老目标日期2030三年持有A、南方富元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A过去三年净值增长均超10%,分别为14.97%、11.26%,也皆跑赢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

其实,基金所斩获的优秀业绩,均是投研团队扎实积累、深入研究的结果。南方基金FOF投资部总经理李文良坦言,养老目标基金投资需要通过自上而下的宏观研判和对大类资产的预判,决定战术资产配置,纳入基本面、估值、市场情绪、流动性和行业景气度等维度,对细分资产进行结构性调整。根据定量定性研究,精选绩优基金并动态调整仓位、产品。

战略看好权益,相对看淡债市

尽管养老目标基金的投资标的是基金,不过,上兵伐谋, 2023年如何进行大类资产配置?股债配置又有哪些诀窍?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李文良有着自己的思考。

展望2023年大类资产配置,李文良表示,基于宏观经济复苏和权益性价比更好的背景,在2023年战略性看好权益资产,相对看淡债券市场。

为何给出如此结论?李文良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首先,从近期消息面来看,宏观经济、防疫政策、房地产市场等政策面均已明晰,支持国内经济企稳回升的决心和方式毋庸置疑。因此,对国内宏观经济迎来企稳回升非常有信心,企业盈利也有望止跌回升,权益资产吸引力将提升。

其次,2023年外部制约也有所缓解。由于美国通胀已明显低预期,美联储鹰派加息大概率将在2023年迎来拐点。同时,由于大幅加息对其经济拖累在2023年逐步显现,美元指数有望走弱,对新兴市场流动性冲击将明显降低,A股和港股的外部负面扰动将弱化。

最后,估值方面,历经近两年调整,A股和港股市场整体估值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观察,均处于较低位置,配置价值较高。

就股债配置性价比而言,李文良认为,虽然近期债券收益率有所上行,但上行幅度有限,同时股票市场反弹后再次回落,股票资产的风险溢价整体处于高位,股票资产的投资价值大幅优于债券。

探索细分领域机会

基于大类资产配置的整体认知,在权益、债券两个大类下的细分领域中又有哪些机遇和风险?

李文良表示,依据权益性价比高和宏观经济有望迎来复苏的分析,倾向于多配置权益类、含权类资产。在含权类资产中,可考虑偏债混合型固收+产品配置为主,同时配备能力较好的二级债基、一级债基品种,且黄金资产也是值得重点布置的领域。

若是持仓主动权益类基金,更加偏好哪种风格?“我们认为2023年市场风格可能回归均衡化,科技成长将大概率再次占优,在结构上,偏向代表经济结构转型、盈利增速上有业绩支持的板块。”据李文良介绍,2022年四季度的价值风格明显占据优势,成长板块则大幅跑输,价值风格在经济还未强复苏时已透支太多相对收益。按照历史经验,在经济复苏早期或非强复苏时,成长风格可能更加占上风。

对于QDII基金和港股基金,李文良认为,面对海外主要经济体将经历明显周期下行的不利局面,以海外经济体作为主要投资方面的大部分权益类、地产类、商品类QDII产品可能需要谨慎对待。如果配置也应留足票息保护或利率下行空间,以对冲锁汇损失或人民币升值可能对QDII净值产生的负面影响。

根据外部流动性大格局趋于改善,国内稳增长政策加码,两个影响港股的重要因素都趋于好转的前提, 2023年港股基金表现值得期待。此外,2022年末港股大幅反弹,投资者可考虑在回调中逐步增加港股基金配置。

此外,去年末债券市场经过大幅调整后,是否已迎来布局时机?李文良认为,基于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2023年有望迎来经济触底复苏,利率债的投资价值可能略显平淡;而近期信用利差明显扩大之后,高等级信用债的配置价值有一定程度回归,但信用利差也仅回归到历史中枢附近,未到历史较高位置,在权益资产更加具有吸引力的阶段,配置价值也弱于权益资产。若是坚持配置,则应确保充分分散以预防个券违约风险,同时保持较低久期,防范经济回暖后的无风险利率大幅上行风险。

虽然各类资产均有回暖迹象,不过李文良也提及,需关注2023年下半年经济企稳回升后国内流动性格局的提前收紧风险,以及重提夯实长期发展基础、主动暴露个例、局部信用风险,增强市场信用定价能力而引发的传染性冲击风险。

他建议,投资者可以考虑选择通过宏观经济周期跟踪紧密、政策研判到位的专业投资机构进行投资。同时,信用资产配置上,仍需维持高等级,避免信用下沉,且做到足够分散,最好是通过FOF基金等产品,实现二次平滑,将个券违约风险的冲击缓释到最低程度。


×

登录您的账号

还没有账号? 注册
  • 忘记密码
  •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

登录您的账号

还没有账号? 注册
  • 发送验证码
  •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

注册您的账号

已有账号?
  • 发送验证码
×

忘记密码

输入与您的帐户关联的邮箱,我们将通过邮箱验证码来重置密码。
  • 发送验证码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