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 · 专注 · 垂直
内容 · 数据 · 平台

丝绸纺织业怎样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万事利屠红燕这样建议

长按扫码
查看详情

投资时报首页 > 公司 > 正文

丝绸纺织业怎样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万事利屠红燕这样建议

公司李浥尘 2023-03-09 16:43:00 46765 分享: 字体大小:Aa-Aa+

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提出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为丝绸纺织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要从绿色转型、数智赋能、品牌打造、共同富裕等方面进一步推动丝绸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

《投资时报》记者  李浥尘

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今年首次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参加两会,带来了自己关于丝绸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实践思考。

《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到,屠红燕在两会期间提交了6份建议,包括进一步推动丝绸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促进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民族时尚品牌,改善女性就业创业环境、推动生育政策落地,加快实施“丝绸强国”工程,支持纺织行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支持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等内容。

屠红燕表示,可以用“丝绸、民企、杭州、文化和品质生活”等五个标签来表达自己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的代表使命。作为一名新代表,今年两会她最关心的是像丝绸纺织业这样的传统产业如何在数字化、绿色转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国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在她看来,丝绸纺织产业肩负着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双重使命,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提出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为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因此要从绿色转型、数智赋能、品牌打造、共同富裕等方面聚焦,进一步推动丝绸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作为“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历史载体,丝绸纺织产业肩负着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双重使命。在屠红燕看来,当前,个性消费、文化消费、时尚消费、绿色消费日趋主流,绿色转型、数智赋能、品牌塑造等发展共识深入人心,对传统丝绸纺织产业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屠红燕提到,纺织行业是仅次于石油行业的全球第二大污染行业,高污水、高能耗问题突出。传统做法是通过外部治理,如易地搬迁等解决问题,但这并不治本。屠红燕认为,丝绸纺织行业的绿色转型迫在眉睫。

为解决纺织印染的“卡脖子”问题,万事利花了8年时间新研发出数字化绿色环保印染核心技术。这项技术依托高精准数字化能力,精密的软件能计算出每一块面料微小分子所需染料量,使得染料上染率达到99%以上,从而免去上浆和水洗工艺,污水排放减少99%,同时实现印染节能40%—50%,染料用量降低20%-30%。

目前,这项印染新技术从2020年开始转向产业应用,到2022年已实现产业规模化生产,印染品类涵盖棉、毛、丝、麻等再生纤维。而且,这项技术已列入2021年浙江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

据屠红燕介绍,这项技术已列入2021年浙江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22年已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生产,让企业实实在在尝到科技创新带来的“甜头”。但这项已经可以成熟应用的先进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产业价值没有最大化发挥。

为推动纺织行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屠红燕首先建议政府加强项目服务管理,完善落实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闭环推进机制。由政府确定牵头部门专项负责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帮助支持各企业快速落地;其次,设立纺织绿色低碳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清洁生产、绿色印染、短流程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通过重点项目立项、先进技术评选、重点应用推广等措施加快行业绿色相关技术的研究应用。

加强全产业链数智应用

如何通过数智技术赋能丝绸纺织产业,提升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水平,也是屠红燕提交的建议主题之一。

浙江是全国最大的丝绸生产出口基地,在全国丝绸行业十大企业排名中,有五家在浙江。作为数字经济大省,浙江如何解决好传统丝绸数字化转型问题,对全国丝绸乃至全国纺织行业都有极其重要的示范意义。

屠红燕介绍,通过对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核心产业链条上的融合应用,浙江丝绸已经可以实现消费者“所想即所见”、“所见即所得”、“所得即虚拟与现实”的个性需求。

如人工智能超级算力与大数据赋能的移动端设计平台,消费者只要简单输入“礼赠对象、生肖、星座”等信息,系统就会快速生成符合要求的海量花型方案,且每个花型都不重复实现全世界独一无二;浙江丝绸的数字化“一件生产”模式也颠覆了行业想象,在移动端设计平台一键下单,集印染、后整理到成品的一体机设备即时接单生产,最快30分钟实物成品下线,方便快捷,且全程绿色低碳。。

以前,丝绸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产品使用价值的提升上,现代意义的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去演绎个性、时尚、生态、文化的全新内涵。在屠红燕看来,这些在数字经济中涌现出来的创新成果,可以源源不断地为行业带去新的动能和活力。

在此背景下,为提升丝绸纺织产业的数字化水平,屠红燕建议,相关部门应认真梳理总结数智场景在行业的创新实践与应用,并形成具有数字化特征的标准技术成果,快速在全行业推广。同时,鉴于丝绸纺织企业多为中小企业,“不会转,不敢转,不能转”情况突出,建议搭建一个直接面向丝绸纺织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公共服务平台和可落地中小企业的数字化应用场景,真正让数字赋能实体经济。

向世界讲好中国丝绸故事

对丝绸纺织业的现状介绍时,屠红燕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茧丝绸生产国和出口国,茧丝生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75%,生丝、真丝绸缎的出口量分别约占世界的90%、70%。但在国际市场上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最末端,只能靠出口原料半成品以及贴牌加工赚取微薄利润,更别谈市场定价权与品牌话语权。

“就算是贴牌,也要看人家的脸色。同样一条丝巾,贴上国际品牌就能卖到4500元,贴上中国品牌,最多卖到1500元,中间这3000元的差距就是品牌附加值。”

在她看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丝绸品牌“迫在眉睫”。而提升品牌附加值,就要有领先的核心技术,要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

2018年,中国丝绸企业凭借自主研发的数码印花领先技术,不仅史无前例地将企业自己的logo打在了国际大牌产品上,还要收取技术服务费。从贴牌加工到反向输出新技术、新品牌,这是中国丝绸以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缩影。屠红燕表示,中国丝绸在原料端的新蚕种研究、生产制造端的人工智能数码印花等领域的技术水准已远超欧洲。

屠红燕强调,品牌的打造不是一朝一夕,主要依靠企业自身在时间、信誉、文化等方面持续的积淀与努力。

在外部助力上,屠红燕建议:一是支持丝绸企业在杭州亚运会等国际舞台上深度参与、充分亮相,向世界讲好“中国丝绸故事”;二是通过设立“中国丝绸日”等举措,坚定产业文化自信,营造丝绸消费时尚氛围;三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的过程中,重点宣传推广中国丝绸文化及相关产品,积极为国内丝绸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不断提升中国丝绸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打造共同富裕发展新样板

根据屠红燕提供的数据,丝绸产业是国家的功勋产业,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1977年,丝绸行业累计出口创汇约40亿美元,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5年,累计出口创汇约300亿美元,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资金和创收外汇、扩大就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如今,作为世界茧丝绸生产第一大国,国内丝绸产业主要分布在全国27个省1000多个县,桑园面积2000多万亩,涉及近2000万户农户,近100万产业工人就业。

当前,越来越多的丝绸企业清醒地认识到,栽桑养蚕就是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屠红燕指出,桑蚕产业,又将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落脚点。

企业有市场、有资金、有技术,与乡村优势结合,通过蚕种改良、标准化种桑、规范化养蚕等举措,为蚕农打开了创富空间。在浙江开化试点铺开的彩色茧养殖,直接带动当地300多户家庭、近千农民就地创业,桑农每年增收超30%,“黄金茧”成了农民的“致富经”。同样,在云贵等中西部欠发达区域,“一床蚕丝被,脱贫山区一家人”的共富故事温暖人心。

“企业有需求,农民有动力,这就是最好的共富模式。”

对此,屠红燕建议:一是政府出台更多利好政策,大力推广这种把企业优势和当地资源环境优势相结合的做法,为企业跨区域产业结对提供便利,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特别是鼓励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布局蚕桑养殖种植基地和其他特色产业供应链基地;二是政府牵头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创新力量,多主体协同发力,为新蚕种和生物新材料、新技术研发应用提供更多的智慧支持和保障,增加蚕桑茧用于生物医疗、绿色健康、特色文旅等领域的衍生场景,打造更多小而美的丝绸下游新产业,共谱富裕生活的美好乐章。


×

登录您的账号

还没有账号? 注册
  • 忘记密码
  •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

登录您的账号

还没有账号? 注册
  • 发送验证码
  •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

注册您的账号

已有账号?
  • 发送验证码
×

忘记密码

输入与您的帐户关联的邮箱,我们将通过邮箱验证码来重置密码。
  • 发送验证码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