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 · 专注 · 垂直
内容 · 数据 · 平台

控股股东被申请破产审查?连亏两年的加加食品已掉队多年?

长按扫码
查看详情

投资时报首页 > 消费 > 正文

控股股东被申请破产审查?连亏两年的加加食品已掉队多年?

消费罗艺 2023-06-19 13:25:56 57641 分享: 字体大小:Aa-Aa+

2021年、2022年加加食品分别亏损8016.39万元、7963.17万元

《投资时报》研究员  罗艺    

早在2012年就抢到“酱油第一股”头衔的加加食品(002650.SZ),却未能利用好这一先发优势再上一个台阶,反而被同行远远甩在后面。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之一,或为加加食品在公司治理上问题频出。

近日,加加食品一则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湖南卓越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卓越投资)及实际控制人杨振、肖赛平(为前者之妻)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案件分别涉及合同纠纷和追偿权纠纷,执行标的合计近2亿元。

对此,该公司称,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对公司正常经营生产和管理活动没有实质影响。

但这已是该公司多次出现的问题。此外,公司还曾公告过违规开具商业票据、违规对外担保、资金占用等事项。

内部治理问题频出,反映在公司业绩上则是经营数据与同行差距越来越大。2023年一季报显示,加加食品一季度实现营收4.35亿元,归母净利润1288.23万元。同期,行业龙头海天味业实现营收69.81亿元、净利润17.16亿元;而在加加食品上市之初还远远落在它身后的千禾味业营收为8.19亿元、净利润为1.45亿元。

此外,自2021年开始,加加食品出现了连续两年的亏损,2021和2022年分别亏损8016.39万元和7963.17万元。公司在2022年报中解释称,期内,公司所需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采购、物流压力增加,生产端成本上涨,导致全年整体毛利率下降,以及去年实施了股权齐全激励计划,导致利润减少。

针对前述情况,《投资时报》研究员电邮沟通提纲至加加食品相关部门,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公司回复。

值得关注的是,6月14日加加食品公告称,经向控股股东核实,万向信托已向长沙中院申请卓越投资破产审查。截至公告披露日,卓越投资暂未收到长沙中院任何相关法律文书,万向信托对卓越投资的破产申请尚在长沙中院审查程序中,法院是否受理该申请尚不确定。

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加加食品表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债务问题,暂时未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截至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公司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与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均保 持相互独立性。

加加食品2020—2022年主要数据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再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

6月6日晚间,加加食品公告称,从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公示信息查询得知,公司控股股东卓越投资及实际控制人杨振、肖赛平因个人债务纠纷,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卓越投资因追偿权纠纷被株洲市天元区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公告称,董事会在此之前没有收到相关人员任何形式通知。

根据公告,此次被执行案件中,优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与卓越投资、杨振、肖赛平合同纠纷,执行标的涉及金额1.77亿元;湖南轻盐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卓越投资等追偿权纠纷,执行标的为1931.81万元。

据中国执行信息网信息显示,2023年以来,卓越投资被执行信息累计达5条,执行标的合计约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不是加加食品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第一次被列为失信执行人。今年4月,加加食品也曾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杨振、肖赛平、杨子江(杨振之子),以及公司监事会主席蒋小红因合同纠纷,被银川市金凤区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

若再往前追溯,加加食品从2018年前后,就屡次发生系列问题,包括违规开具商业票据、违规对外担保、资金占用等。2020年,该公司曾因信批违规被罚,并引发公司多名高管辞职。市场认为,这些事项均暴露公司在内部治理方面可能存在问题。

而市场对公司上市初就存在的股权结构问题也一直存在担忧。招股书显示,加加食品控股股东卓越投资由杨振家族全资控股,杨振、肖赛平、杨子江分别持有卓越投资51%、28.8%和20.2%的股权,卓越投资占加加食品股份53.41%。

截至今年一季度,卓越投资、杨振、扬子江和肖赛平为加加食品前四大股东,分别持股18.79%、10.22%、7.16%和6.12%,累计占股42.29%,杨振家族仍牢牢把握公司的权利。目前,上述股份全处于冻结状态。其中,卓越投资股份质押比例达99.81%、杨振质押股份占99.20%,肖赛平和扬子江股份全部质押。

近年,公司也对外放出信号,有改变内部治理的迹象。根据2022年报,公司称2023年会加强对业务人员的管理和激励等措施来提升公司整体运营能力,而在2022年,公司为建立健全长效激励机制,吸纳更多优秀人才,实施了股票股权激励计划,报告期内产生股票期权激励费用为2148.94万元。

业绩掉队

尽管加加食品对外表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对公司正常经营生产和管理活动没有实质影响,但与调味品同行相比,加加食品已明显落后。

曾经头顶“中国酱油第一股”的加加食品成立于1996年,2012年1月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目前,该公司主要业务涉及酱油、植物油、食醋、鸡精、蚝油、料酒、味精等的生产及销售。其中,“加加”酱油和“盘中餐”食用植物油是公司的核心产品,2022年销售收入占公司总收入比为80%。

加加食品上市的2012年,公司营收实现16.57亿元,位居当年国内调味品企业榜首。但到2022年,公司全年实现营收16.86亿元,与10年前相比,几乎无增长。而从净利润看,2012年,加加食品当年净利润实现1.76亿元,之后净利润一直处于波动但无明显上升状态,到2021年,公司开始出现亏损,2021和2022年分别亏损8016.39万元和7963.17万元。

与同行相比,加加食品的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已远远落后。比加加食品晚2年上市的海天味业,2022年实现营收256.10亿元,净利润达61.98亿元;于2016年上市的千禾味业,2022年营收达24.36亿元,净利润实现3.44亿元。

而在2016年上市当年,千禾味业营收仅为7.71亿元,加加食品当年实现营收18.87亿元,远远领先千禾味业。到2020年,千禾味业营收增长24.95%至16.93亿元,已与当年实现20.73亿元的加加食品相差甚小,而其净利润达2.06亿元,已超过加加食品当年的1.76亿元。

盈利能力不佳,与加加食品毛利率水平较低有关。年报数据显示,2018年—2022年,加加食品毛利率从26.23%降至20.58%;海天味业同期毛利率则从46.47%降至35.68%;千禾味业毛利率从45.74%降至36.56%,虽均呈下降趋势,但后两者的整体毛利率都要高于加加食品。

为改善毛利率,加加食品在2022年报中表示,2023年将持续推广高毛利产品,加强减盐、零添加等中高端系列产品的销售。从加加食品天猫旗舰店来看,目前店铺所有主推产品也均为零添加系列酱油,但销量与其他几个主流酱油品牌还存在较大差距。

加加食品2022年产品分行业毛利率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多元化不成功?

作为国内酱油行业最早上市的公司,在彼时的招股书中,加加食品称,将会用总募资额的56.41%(即6.29亿元)用来建设“年产20万吨优质酱油项目”和“年产1万吨优质茶籽油项目”,预计建设期1年。

市场当时均对这一规划充满信心,因为公司具有先发优势,可以借助资本的力量来夯实自己的地位,公司市值一度超过百亿元。2014年,杨振还以20亿元财富首次入榜胡润百富榜,次年,杨振家族财富增至37亿元。

但后来,加加食品的很多承诺均未兑现。先是募投项目延期,又追加了1.2亿元超募资金,终于在2015年4月和12月项目投产,但投产后也未达预期。

到那时,公司因之前敢于掏巨资砸广告打出的品牌效应,加上行业景气度高,营收还尚处于稳定和缓慢上升状态。但自2014年以后,酱油行业零售额及其增速开始走下坡路,行业逐渐步入存量竞争时代,尤其是中低端酱油需求量近年已靠近市场的天花板。在这一阶段,很多先行开展高端酱油转型的企业抓住机会,巩固或挤占了前几名的位置。

而加加食品,则是在公司登陆资本市场后几年屡屡拓展主业之外的业务,先是在2015年布局电商业务,以5000万元收购仅成立2个月的云厨电商51%的股份;2016年,加加食品又涉足数据储存领域的公司,投资1亿元;2017年,公司又计划收购辣妹子食品100%股权以扩充公司产品线,但最终已收购失败告终。

在2020年12月23日的一场调研活动中,公司实控人也坦言,加加食品上市后发展缓慢,与自己2013年以来主做投资,没有聚焦主业有很大关系,所以公司错过了发展时机。而从目前行业友商们的体量和盈利能力来看,加加食品要追上它们,重新夺回原来属于自己的位置和市占率,恐怕还需要不短的时间和绝对有特点和优势的产品。



×

登录您的账号

还没有账号? 注册
  • 忘记密码
  •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

登录您的账号

还没有账号? 注册
  • 发送验证码
  •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

注册您的账号

已有账号?
  • 发送验证码
×

忘记密码

输入与您的帐户关联的邮箱,我们将通过邮箱验证码来重置密码。
  • 发送验证码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