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 · 专注 · 垂直
内容 · 数据 · 平台

汇聚绿色合力共建美丽中国,20+“双碳”先锋在行动!

长按扫码
查看详情

投资时报首页 > 公司 > 正文

汇聚绿色合力共建美丽中国,20+“双碳”先锋在行动!

公司苏慧 2023-07-21 13:43:43 54716 分享: 字体大小:Aa-Aa+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入关键期,各大上市公司、金融机构都在积极部署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不断丰富个中内涵

《投资时报》记者  苏慧

热浪警告!

7月10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称,初步数据显示,从7月3日开始的一周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一周”。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逐步显现,预计全球气温还将进一步升高。

高温来袭让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环境保护”,如何减少碳排放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头等大事。

据《博鳌亚洲论坛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2022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球已有136个国家、115个地区、235个主要城市和2000家顶尖企业中的682家,制定了碳中和即净零碳目标。中国也已承诺,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双碳”目标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也成为国家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它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也对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随着中国进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关键期,各行各业都在积极部署绿色减碳、可持续发展战略。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金融、投资机构,均立足于自身优势和能力圈,抓紧构建ESG生态体系并不断丰富个中内涵。

为展现众多企业建设美丽中国的不凡建树,今年5月始,《投资时报》与标点财经研究院联合推出重磅策划—《美丽中国 “双碳”先锋》,从多个维度对“双碳”先锋企业展开立体解读。

《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包括碧桂园、华发股份、伊利集团、海尔智家、华熙生物、联想集团、复星集团、通威集团、协鑫科技、国寿寿险、国华人寿、邮储行北分、平安银行、广发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苏州银行、盛京银行、富国基金、银华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国海证券、协鑫新能源等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全面展示了企业在管理经营、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减碳升级、公益慈善等方面的工作。扎实的可持续发展动作,也使得这20余家企业重磅入选《投资时报》及标点财经研究院携手推出的《美丽中国 “双碳”先锋》优秀案例。

立足可持续目标   顶层设计先行

世界经济论坛在最新发布的《2023年全球风险报告》中指出,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最严重的长期风险,全球必须在未来十年更有效地合作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以避免“生态崩溃”和持续的全球变暖。

在全球各界积极参与气候变化治理的背景下,《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相继出台,共同构建了中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顶层设计。

立志为全球家庭客户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复星集团,将“碳中和”目标设定在2050年。为实现集团内部的顶层设计,复星成立碳中和委员会和工作小组,并由安全质量环保督察部牵头推进碳中和工作。

《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碳中和委员会由复星国际董事及各成员企业董事组成,负责整体碳中和策略监察与推进,并对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进行监管与监督。同时,集团将“碳中和管理”的指标加入各业务板块责任人的ESG管理绩效考核机制中,推动碳中和管理在全集团范围内的进一步贯彻与落实。

致力于“为人类带来健康、美丽、快乐的生命体验”的华熙生物,同样将减碳、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公司生产经营中。2023年,华熙生物首次在集团层面设置ESG专职部门,全面负责建立公司ESG管理体系、落实可持续治理优化步骤、定期披露ESG报告等相关工作。

“ESG战略落地,将帮助华熙生物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全面升级。”华熙生物ESG战略管理中心总经理朱思楠表示,“对内,可提升公司的可持续治理能力;对外,环保、低碳、减排等都是题中之义。”

产业层面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金融领域同样将ESG投融资理念视作绿色金融管理的重要支柱。由银保监会印发的《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指出,银行保险机构要将环境、社会和治理要求纳入业务管理流程和风险管理体系。

国寿寿险坚决贯彻“双碳”战略,遵照监管要求,持续完善ESG和绿色金融管理制度,完善ESG治理架构,提升ESG治理和管理水平。

为此,国寿寿险制定了《ESG暨社会责任战略规划(2021—2025年)》,循序渐进地推进ESG管理,力争于2025年实现ESG管理工作引领寿险行业的阶段性目标。2022年,在完善ESG和绿色金融管理制度方面,国寿寿险颁布了《环境、社会、治理和绿色金融管理规定》,规范该公司ESG和绿色金融制度体系。

平安银行也早已将绿色金融提升至战略层面,持续加强顶层设计。

此前,平安银行在该行《三年发展战略规划(2020—2022)》中即提出,实施绿色信贷战略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按照“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要求,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绿色金融,致力打造绿色银行。随后,平安银行又制定新的绿色金融规划,进一步加大绿色产业支持力度,深化投融资结构绿色转型。

今年4月3日,平安银行联合平安证券发布《绿色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白皮书(2023)》。这是二十大后,我国银行业首家对绿色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进行系统总结并发布白皮书。在绿色金融战略指引下,平安银行持续完善绿色金融的制度建设和治理架构。

践行绿色发展   科技研发助力

实现低碳发展,科学技术研发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比如,在房地产行业,传统建筑粗放式生产方式已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需求,绿色科技的引用则可使传统建筑行业更高效和可持续。智能建造由于高度契合建筑业、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时代需求,因此被看作是解决建筑行业低效率、高污染、高能耗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为先行先试的传统房地产企业,碧桂园从绿色建造、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营运等多维度积极施策,践行生态环保、节能减排降耗,探索零能耗、零碳建筑关键技术突破,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等手段提升生产效率,推动能耗、碳排双控,推动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成效。

为了打造绿色智慧工地,早在2018年,碧桂园就成立了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下称博智林),聚焦建筑机器人、BIM数字化、新型建筑工业化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应用,推动建筑产业智能化转型,实现高效、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4月,博智林已有28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覆盖31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超600个项目;累计交付超1700台,累计应用施工面积超千万平米。

践行绿色发展方面,华发股份也一直在行动。在绿色健康维度,华发股份以“优+产品体系”4.0为纲,开创了“优+5g”高质量建造体系。

《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到,这是一套以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为核心理念的体系,不仅包含14项精工技术,更是囊括从前期工程管理规划、到实际建设过程、再到全流程验收的共200多项技术细节。该体系致力于打造生态舒适型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根源上解决客户对房屋高品质居住的要求。 

房地产之外,光伏产业亦是减碳减排的重点领域,作为以农业、新能源双主业为核心的大型民营科技型上市公司,通威股份准确识别生物多样性问题可能带来的风险,创新探索风险中蕴藏的机遇。

依托双主业战略布局,通威股份将光伏发电与现代渔业有机融合,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渔光一体”项目。通过渔业和光伏高效协同发展,公司持续产出清洁能源,有效助力“双碳”目标与能源转型。

截至2022年底,通威股份在全国共建立了52座以“渔光一体”为主的光伏发电站,累计装机并网规模达3.4GW,全年结算电量40.60亿度,实现碳减排309万吨。

与专注绿色发展的企业使命一脉相承,协鑫科技的能源管理举措,亦将节能减排的理念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该公司不断发展清洁能源,坚持科技创新,投资和建设清洁能源发电项目,推动能源转型。同时,积极开展节能增效项目,通过余热回收、能源转化等形式节能减排。

2022年,协鑫科技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密度同比下降45%,综合能源消耗密度同比下降41%。2023年,公司将继续通过加强绿色运营、绿色办公的宣导和资源综合利用,继续实现能耗强度负增长、碳排放强度负增长的目标。

全产业链减碳  大数据供应链赋能

随着“双碳”政策逐步实施及深化,企业的减排动作也从单一层面逐步走向多层次、立体化,“全生命周期碳减排”概念应运而生。所谓“全生命周期碳减排”,指的是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脱碳。

对产业公司来说,减碳不仅仅体现在所生产的产品是否零排放,还体现在原材料供应端、生产端以及售后整个过程。从海尔智家的经验来看,公司减碳动作亦贯穿“研发、生产、回收”全链条。

海尔智家积极与上下游产业链单位合作,从原材料制造商到物流企业,从消费者到回收拆解工厂 ,形成了“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营销、绿色回收、绿色处置、绿色采购”的6-Green战略,围绕“研发、原材料、生产、包装和运输、产品回收”等方面,探索产品全生命周期减碳。

伊利集团同样是践行全生命周期减碳的排头兵,该公司以“全生命周期绿色行动”为基底,通过开展可持续采购、绿色生产、使用环保包材、开展水足迹管理等动作,推动全产业链条的绿色生态构建。

2021年,伊利集团收集了200多家主要原辅料供应商的碳排放信息,开始启动对所有产品品类的碳足迹核算。这一年,该公司减碳实践还入选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企业碳中和路径图》、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走向零碳—在华企业可持续发展行动报告》。进入2022年,伊利集团不仅打造出5家零碳工厂 、5只零碳产品,还与合作伙伴一同启动行业首个“零碳联盟”。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绿色低碳发展的企业,联想集团已积累17年低碳发展经验,其自身运营与生产所产生的排放量已处于较低区间。目前,联想集团正将自身的ESG实践经验沉淀为ESG服务与解决方案,覆盖智能制造、智能楼宇、智慧城市、绿色供应链、低碳园区等领域。其中,推动各行各业客户实现净零转型为主要发力方向。

一方面,联想集团从低碳产品采购、提升能源效率及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等三个方面助力客户减少碳足迹。另一方面,联想集团对外输出行业ESG服务解决方案,通过智能化转型,提质增效,助力企业节能减排,目前已经在汽车制造、石油石化、能源电力等行业深入应用。

数字化时代,大数据赋能产业链减碳同样成效显著。以30余年光伏电站运维经验为基础,协鑫新能源加速发展各种运维管理输出业务,依托“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以管理服务为基础,以数据服务为新引擎,为客户提供综合能源领域最具专业化、最具成长性、最具竞争力的“数据+管理”科技服务。

截至2022年末,协鑫新能源累计服务电站容量近4GW,为社会持续输出绿色可再生能源,助力“碳中和”目标的高质量达成。

贯彻“双碳”战略   绿色金融指引

2022年6月,《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提出,银行保险机构应当根据国家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入到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切实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

作为一家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的银行,广发银行始终保持对绿色金融方向的敏感性和前瞻性,从战略高度持续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充分借力并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优势,丰富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供应链融资等产品,实现绿色金融业务全面开花。

在绿色信贷端,广发银行主要投向基础设施绿色改造升级、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并持续加深重大项目领域合作。截至2023年6月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突破1300亿元,较年初增加近400亿元。广发银行还主动引入具有ESG理念的产品,为客户提供丰富的产品选择。

积极贯彻“双碳”战略的北京银行亦深入践行ESG发展理念,全面升级绿色金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生态银行”。

在打造“生态银行”的战略指引下,北京银行绿色金融发展迅速。2021年,北京银行发布了“绿融+”绿色金融服务品牌,打造涵盖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供应链、绿色金融生态圈在内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化服务体系。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北京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131.03%,增速排名24家主要银行首位。

伴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提出,南京银行近几年的绿色金融发展相当迅速,不仅规模持续大幅增长,绿色金融产品种类也不断扩展,形成了“鑫动绿色”产品体系,其中多个产品为全国首创。

持续创新加持下,南京银行绿色金融产品的覆盖领域也不断拓展。在绿色投行业务方面,2022年,南京银行参与多笔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的承销,包括:日照银行2022年绿色金融债券、全国首单房地产绿色中期票据(可持续挂钩)、中电投融和融资租赁有限公司2022年度第一期绿色中期票据(碳中和债)等。截至2022年末,该行绿色债券投资余额达61.5亿元。

在过去的一年,国海证券亦聚焦低碳经济、清洁能源和绿色科技等领域,助力绿色产业转型升级。

数据显示,国海证券全年服务绿色融资36.5亿元,完成全国首单银行绿色贸融ABS、全国城商行首单“碳中和”绿色金融债等3个首单创新项目;完成绿色股权投资2.08亿元,承销或投资绿色金融债、绿色债券14.22亿元;发布绿色金融相关深度研究报告11篇,开展专题会议7场。

国海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不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和产品创设能力,加强绿色研究、提供智力支持,以更大力度、更扎实的举措发展绿色金融,服务绿色发展。

布局ESG产品   助推高质量发展

最近几年,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的ESG投资逐渐成为国际共识,也成为资管机构布局的重要方面。根据《2022年度中国资管行业ESG投资发展研究报告》,为了响应在管ESG相关专户或客户要求而开发ESG相关产品的机构占比约43%。

公募基金作为ESG投资中的重要参与者,近年来加速发行ESG基金产品。《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国内ESG基金以泛ESG基金为主,主要包括绿色、环保、美丽中国、公司治理、社会责任、新能源、碳中和、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领域。

作为“老十家”公募基金公司之一,富国基金在ESG投资领域主动布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公司旗下相关基金已有15只,最新规模近290亿元,涵盖权益、量化、固收、公募REITs四大品类。

为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和主动践行绿色发展路径,富国基金加入了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还与上海财经大学共同成立上海财经大学富国ESG研究院,持续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成立逾20年的老牌公募基金公司银华基金,自成立以来也一直秉承“坚持做长期正确的事”的价值观,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赋能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推进ESG投资落地,银华基金成立了ESG研究团队,将ESG策略融入投资流程,并追踪评估ESG因子对投资组合的优化,主动布局相关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丰富选择。

银华基金透露,未来3至5年,公司将逐步完成三个短期目标:一是成为积极股东,进一步增强与被投企业的互动,积极行使投票权;二是发力主动ESG理念策略,发行ESG主题相关的主动策略产品;三是识别气候风险和机遇,通过碳足迹等量化指标衡量气候风险管理进展。

国投瑞银基金亦较早投身于ESG领域,基于中外股东在ESG领域的领先和积累,致力于打造本土化的ESG投研体系,力争为投资人创造可持续的超额回报。

目前,国投瑞银基金旗下已有国投瑞银美丽中国、国投瑞银新能源等相关产品成立。据介绍,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该公司旗下可持续投资相关概念的基金规模合计约180亿元。

未来,国投瑞银基金在公募基金行业继续稳扎稳打的同时,将进一步践行ESG理念,积极推动ESG投资在国内的发展和本土化进程,利用资本引导企业重视可持续发展,帮助企业绿色转型和经营。



×

登录您的账号

还没有账号? 注册
  • 忘记密码
  •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

登录您的账号

还没有账号? 注册
  • 发送验证码
  •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

注册您的账号

已有账号?
  • 发送验证码
×

忘记密码

输入与您的帐户关联的邮箱,我们将通过邮箱验证码来重置密码。
  • 发送验证码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