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瑞银基金研究部总经理 桑俊
从2024年全球各类资产的表现来看,资产的定价已经脱离了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投资时钟框架。未来各个经济体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纵横捭阖的空间,对中国而言,外需的不确定性会有所增加。
加大内生的确定性来对冲外部的不确定性是2025年政策的主要逻辑。考虑到中国当前整体进入工业化成熟期的特点,财政发力不可避免地从以往直接的投资刺激拉动,逐步转变为相对间接的消费拉动。考虑到产业链传导的拉长,这必然会导致政策见效的时间拉长,经济上行的斜率平缓,市场参与者对中国经济增长和资本市场的信心必然是持续增强的。
除了可预见的“降息降准”、“两新两重”政策利好外,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的涌现为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活力。随着免签国家数量的增加和过境停留时间的拉长,入境游为中国优质产品和服务的潜在“出海”提供新渠道。以传统超市的调改为标志,零售行业开始回归聚焦产品和尊重消费者的产业本质,带来线下渠道的重估。悦己型消费贯穿全年龄,IP潮玩引领全球消费趋势。同时,国内人工智能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国产大模型、国产算力后来居上,智能驾驶、AI助手等应用开始快速普及,带AI功能的耳机、眼镜、陪伴玩具等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产业有望出现质的飞跃。随着新旧动能转换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制造业和服务业开始迎来重塑。
量在价先,以进促稳,嘹亮的政策号角已经吹响,未来经济的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伴随着政策的积极有为、投资效益的提高、企业盈利预期的改善,中国资本市场也存在着主动作为的基础,将开启春暖花开的华丽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