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京东方面发布了《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美团也就“二选一”事件再次发布声明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李路
继4月16日京东(证券简称:京东集团-SW,9618.HK)、美团(证券简称:美团-W,3690.HK)港股股价纷纷跌超5%之后,4月22日相似的一幕再度上演,两家公司股价大跌。
22日,京东及美团港股股价均跳空低开并逐步走低,截至当日午盘,前者收于130港元/股,跌幅达6.61%,后者低开于131港元/股,至午盘收于125.6港元/股,跌幅为6.59%。
在此情况出现的前一天,是京东方面发布《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以及美团就“二选一”事件再次发布声明。
巨头之间的商战,硝烟再起。
京东2025年以来股价走势(港元/股)
数据来源:Wind
美团2025年以来股价走势(港元/股)
数据来源:Wind
竞争不断升级
此轮竞争的起点,可以从今年二月京东正式入局外卖业务开始说起。
据京东官方微信公众号“京东黑板报”发布的消息,2月11日起,京东外卖启动招募,并宣布在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可享受全年免佣金。随后,京东宣布为全职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美团则宣布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京东接着官宣承担外卖骑手五险一金的所有成本,美团宣布要为骑手补贴50%的养老保险。自此,京东与美团外卖之间的比拼开始明牌化。
4月12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曾对外表示,近几年即时零售发展如火如荼,生鲜、酒饮、3C数码、药品等品类的进展速度远超预期,美团非餐饮品类的订单突破了1800万单,即时零售业务让对手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这是美团方面首次对京东入局外卖市场进行公开回应。对此言论,京东新闻发言人齐珊珊在朋友圈发布了与公司创始人刘强东的内网对话,刘强东的回应是“不要和人打口仗,不能产生社会价值”。几天后,京东高调宣布扩招外卖员,并再度强调“全额足额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京东外卖利润率不高于5%”等做法。
此后双方动作频频。美团上线“美团闪购”,称实现“30分钟送达”,京东上线“京东秒送”。同时,京东外卖宣布一年上线“百亿补贴”,美团宣布未来三年,向餐饮行业整体投入1000亿元。双方的竞争从多个维度不断升级。
最终矛盾在4月19日的“二选一”事件中迎来爆点。当天,美团官方微信公众号“小团有话说”发布文章辟谣称,近日有多条包含“美团封杀骑手去某平台跑单”“不要去跑某平台,查到就是永久封号”等内容的聊天截图,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对此,美团严正声明,相关内容纯属编造,均为谣言。美团面向全行业招募优质骑手,不会违规限制任何骑手的准入准出,更不会因此对骑手进行永久封号处置。
4月21日,京东黑板报则发布了一封《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下称公开信)。在公开信中,京东再次提及五险一金、幽灵外卖以及被美团辟谣的“二选一”等敏感性话题,让两者之间的“战争”硝烟味更浓。
美团也未就此罢休,公开信发布当晚8点,“小团有话说”发布《关于已辟谣谣言被某平台再度利用的说明》(下称说明),说明中再次明确否认了自己限制骑手选择的指控,并反向指出京东明确要求全职骑手不准跑其他平台订单。而对于京东配送延误问题,美团指出是由于其设置了较短配送时长导致。
核心业务相互渗透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如此针尖对麦芒背后,是京东和美团在互相向对方的核心业务领域渗透。
事实上,京东入局外卖赛道最早可以追溯至2022年,彼时京东到家APP上线了“餐饮美食”频道,吸引了不少大牌商家入驻,但最终受疫情影响并未实现外卖配送。2024年5月,京东重启外卖业务,将原来的京东小时达、京东到家等即时零售业务升级成“京东秒送”,提出最快9分钟到家。这给以即时零售为根基的美团带来不小冲击。
另一方面,美团也没少在京东的核心业务领域发力。今年4月15日正式发布的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的起源就可以追溯到2018年,该业务最初是作为美团外卖“非餐饮业务的延伸”出现的,而后品类逐步拓展至生活万物,下单后平均30分钟送达。
同时,美团也找到了大件商品的配送和售后解决方案,推出“即时消费、快速装配”服务,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能实现空调最快2小时的即送即装服务。
4月15日升级品牌后,“美团闪购”面向全国消费者免费送出30万份数码家电、日用百货类开门好礼。从销售品类来看,冲击的不仅是京东的即时零售业务“京东秒送”,更是剑指京东的自营电商业务。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美团闪购”已和超5600家大型连锁零售商、41万本地小商户以及超570家品牌商达成合作。据测算,目前“美团闪购”的日均单量超过1100万单,高于京东自营。同时,美团即时零售业务还在以近40%的速度攀升,而京东自营的增速已有放缓趋势。
分析认为,即时零售的核心要素是即时物流、即时商流、即时消费心智,其核心竞争力是更快的履约速度、更优的即时配送供给、更低的配送成本和更好的服务。从外卖起家的美团和从电商起家的京东,在即时零售方面必然存在着不同的优势。
美团的优势在于拥有在外卖时期沉淀的线下中小供给获取能力,而其近几年大力推进的闪电仓项目和近期加速推进的小象超市,都是对即时商流能力的补充。据介绍,目前美团闪电仓数量已达3万个,2027年的目标是10万个,年销售额目标为2000亿。
对于京东来说,自建物流能力、电商发展过程中沉淀出的品牌关系、自营沉淀的供应链能力和在一些类目的价格力、服务能力以及品质心智是其最主要的优势所在。
因此,未来的市场何去何从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美团闪购”与“京东秒送”页面对比
资料来源:美团、京东APP
行业发展必经阶段
更进一步来看,这也是零售和电商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在传统电商增速已进入瓶颈期的时候,即时零售帮助他们开拓了新的增量渠道,也提供了一个破局的方法。对于线下商铺店主来说,即时零售可以助其走出附近三公里服务圈,分摊经营成本并拉动销售额。
同时,此次行业的转型出发点不再是单纯的商业思维,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因素在其中。在当今这个多元化时代,靠算法左右商家和消费者已经不再能行得通,不论是京东通过“百亿补贴”的精准投放算法将用户分层进行消费升级引导,还是美团重点向中小餐饮商户发放千亿助力金智能系统,都体现了更多的人文关怀。
对于即时零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卖行业来说,也必然将跟随新趋势进入一个新的稳态阶段。
投时关键词:京东集团-SW(9618.HK)|美团-W(3690.HK)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