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转型攻坚战,不仅推动洋河深度调整穿越周期,更将重塑中国白酒的价值坐标系,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树立新标杆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杨帆
2025年,洋河将坚持“四个聚焦”,即“聚焦主导品牌、聚焦中端和次高端主价格带,聚焦省内市场和省外高地市场、聚焦白酒主营业务”,采取“六大举措”,开启深度转型。在日前的投资者电话交流会议上,洋河股份如是表示。
这一调整折射出头部酒企应对行业变局的战略思考,也揭示了消费升级浪潮下中国白酒产业的转型方向,既是洋河对行业周期律的主动应对,更是对白酒消费新趋势的精准把握。
白酒行业正在步入高端化竞争的新阶段,行业由“增量”转向“存量”的趋势愈发清晰。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酿酒产量还在700万千升以上,2024年已经降至414.5万千升,行业缩量明显。这一阶段的特征表现为白酒市场总量增长趋缓、品牌集中度持续提升、消费需求结构性分化,企业营销模式从过去粗放式的"跑马圈地"转向精细化运营的“精耕细作”。
在此背景下,洋河将重点采取“六大举措”进行主动调整。
一是品牌焕新赋能。围绕“蓝色经典、梦之蓝、手工班”等子品牌重新进行细分定位,重新提炼品牌价值内涵,进行品牌重塑;聚焦大国绵柔传播主题,全方位、立体式唱响大国绵柔品牌主旋律,提升品牌站位;抢占优势资源,在优势区域和重点城市机场、高铁、高速等重要宣传点位有效布局,实现品牌氛围引领。
二是产品优化提质。首先,推动核心产品升级换代,聚力做好“第七代海之蓝、高线光瓶酒”等产品上市布局,推动主导产品与策略产品协同发力;其次,依托全行业最强的产能和储能,全面进行品质提升,坚定不移地走年份化战略,做全行业最具性价比的浓香白酒。此外,把洋河酒的优秀品质进行“具象化”,让消费者可感知、可验证、可传播。
三是主导产品控量稳价,洋河通过“对省内海之蓝停货,对梦之蓝M6+实行严格的配额管控”等措施,优化供需关系,推动渠道逐步实现良性发展。同时,积极化解高库存,坚持以开瓶为导向,从政策和活动两方面推动库存逐步去化。
四是稳固聚力重点市场。洋河将进一步聚焦省内、环苏等重点市场,将长三角市场作为战略重心,强化精耕细作,巩固名酒优势,筑牢口碑根基。一方面,坚持稳固省内市场。筑牢宿迁根据地市场,深耕江苏大本营市场,重点发力南京、徐州、苏锡常等市场。另一方面,坚持聚力全国高地市场。聚焦样板市场、高地市场等培育打造,重点开拓北上广深、成都等重点市场,持续稳固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湖北、湖南等规模市场。
五是强化消费者培育。存量市场的酒企竞争,表象是市场的竞争,本质是对优质客户的争夺。第一,深化C端用户运营。强化以C端为核心的强互动交流,聚焦新兴消费人群,开发个性化、娱乐化消费场景,形成深体验、强认知。第二,细化核心圈层运维。系统性策划高尔夫、网球、羽毛球等圈层活动,推动圈层开发大突破。第三,强化高端圈层突破。依托梦想荟平台,全面推广高端会员服务,为成员提供形式多样的增值服务,以服务的满意度培养品牌的忠诚度。
六是深化渠道拓展。洋河将逐渐减少对烟酒店传统渠道的依赖,从三个层面拓展渠道。首先,强化团购工作,成立战略客户部,基层进行组织配称,加强对大单位的开发;其次,抢占酒店渠道,对商务酒店、家宴酒店、旺销酒店进行分类施策,抢占消费场景;最后,深耕乡镇渠道,全面开展乡镇下沉,细化营销颗粒度,打造样板乡镇,以点带面,串点成面。
“六大举措”既包含品牌价值的向上突破,又涵盖渠道体系的向下扎根,更暗含消费者关系的立体重构,这种多维度的战略布局,实际上是通过品牌势能积蓄对冲行业周期波动,凭借价值创新穿越存量竞争迷雾。
当行业从渠道驱动转向消费者驱动,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洋河的转型实践具有行业范式意义:在坚守品质底线中创新价值表达的企业,终将在行业洗牌中掌握主动权。这场转型攻坚战,不仅推动洋河深度调整穿越周期,更将重塑中国白酒的价值坐标系,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树立新标杆。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