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三年时间,极氪累计净亏损超200亿元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吕贡
上市仅一年,极氪(ZK.US)或将踏上私有化退市之路?
吉利汽车(0175.HK)近日发布公告称,已向极氪提交了非约束性报价函,提议对极氪进行私有化,收购其所有已发行及发行在外的股份以及美国存托股票。吉利汽车表示,此举意在推动公司内部资源深度整合和高效协同,杜绝重复投入、降低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打造长期价值。
吉利汽车建议以每股极氪股份2.566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5.66美元)作为极氪的估值。这一建议购买价,相较于极氪最近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溢价约13.6%。
目前,吉利汽车持有极氪已发行及发行在外股本总额约为65.7%,一旦私有化建议落实并完成,极氪将成为吉利汽车的全资附属公司,并正式从纽交所退市。或受此消息影响,5月8日、9日,极氪和吉利汽车的股价接连出现上涨。
吉利汽车表明有意对极氪进行私有化建议
信息来源:公司公告
分拆上市后也未扭亏
极氪作为全新智能纯电汽车品牌,主要从事研发、销售极氪品牌旗下电动车、新能源汽车电池,以及其他部件及提供相关服务。2021年3月,吉利汽车为大力布局新能源领域,与吉利控股集团共同出资成立了极氪汽车。
时至2022年10月和12月,吉利汽车连续发布两则公告,建议将极氪分拆上市。彼时,吉利汽车表示,“基于行业趋势以及对吉利汽车和极氪业务与营运的评估,分拆上市有利于提升极氪的价值,助力其独立发展并充分释放自身潜力,进而让股东受益。”
2024年5月10日晚间,成立仅三年的极氪正式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ZK”,创下新能源汽车史上最快IPO记录。上市首日,极氪股价一路大涨,当日报收于28.26美元/股(按前复权计算,下同),较发行价(21美元/股)上涨了34.57%。此后,极氪的股价波动不定,曾一度跌至13.00美元/股的低点,也触及过33.32美元/股的高位。截至2025年5月6日收盘(私有化建议公告发布前),极氪收盘价为22.59美元/股,每股仅较发行价上涨了1.59美元。
距离极氪分拆上市仅一年时间,吉利汽车便又提议对极氪进行私有化退市。这一决策背后,极氪的市值情况备受关注。截至2025年5月6日收盘即私有化建议公告发布前,极氪的总市值为57.42亿美元。相比之下,截至同一时间点,在美股上市的其他新能源车企,如蔚来、小鹏、理想,总市值均高于极氪,分别达到88.04亿美元、187.57亿美元和260.21亿美元。
除了市值因素,极氪迟迟未盈利的经营状况,或许也是吉利汽车选择私有化的重要考量之一。
在此前分拆上市递交的招股书中,极氪针对扭亏一事进行过说明,坦言公司仍处于早期阶段,无法保证在短期内实现盈利。同时,受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也可能出现收入增长放缓甚至下滑的情况。不过,吉利汽车对极氪的扭亏充满信心,该公司高管曾表示,力争让极氪在上市当年扭亏为盈。
事态未能如预期般发展。过去几年,极氪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极氪持续增收不增利,净收入从65.28亿元逐年攀升至318.99亿元、516.73亿元;与此同时,该公司亏损规模不断扩大,净亏损额分别达到45.14亿元、76.55亿元和82.64亿元,短短三年时间累计净亏损超200亿元。
分拆上市后,极氪的亏损局面并未得到扭转。根据极氪发布的财报显示,2024年全年,极氪总收入较上年增加46.9%至759.127亿元,亏损规模同比虽有所收窄,但仍净亏损57.906亿元。
不久前,在吉利汽车2024年的业绩发布会上,吉利汽车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桂生悦分享了他的行业观察:未来两三年后,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会和今天大不一样,盈利能力不足的车企,将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极氪近年来收入与盈利状况(亿元)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公司财报
资源整合或面临挑战
2025年5月7日,吉利控股集团在官网上发布了关于吉利汽车建议私有化极氪的事项说明,该集团表示,此举是为进一步落实《台州宣言》(2024年9月发布),聚焦汽车主业,深化品牌协同,从而强化吉利汽车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目前,除了计划私有化的极氪外,吉利汽车旗下还有吉利、领克两大品牌,各品牌发展态势呈现分化格局。具体而言,吉利品牌在主流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均有布局,旗下中国星系列深耕主流燃油汽车市场,吉利银河品牌则聚焦主流新能源汽车市场。2024年,吉利汽车的燃油汽车总销量保持增长,持续为该公司利润提供稳定支撑;吉利银河销量同比亦大幅增加。
相比之下,领克合营公司的盈利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这家公司以提供乘用车及出行服务为主,瞄准全球高端出行市场。近年来,领克合营公司致力于推进其新能源战略,相继推出领克08 EM-P、领克07 EM-P两款插电混动汽车。同时,领克品牌还推出纯电动汽车产品。2024年,领克合营公司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表现亮眼,同比大增163%至16.8万辆,收入也随之较上年增长33%,达到461.7亿元。然而,由于领克合营公司在欧洲业务的优化转型尚在进行中,导致全年仍净亏损16.28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2月14日,极氪和领克完成了战略整合,双方旨在通过深度融合,在销量、收入、利润方面形成协同效应,以此扭转当前局面。但近期,吉利汽车提出对极氪进行私有化退市。鉴于企业间的整合与资本运作,往往会对关联业务板块产生连锁反应。因此,这一系列举措或为领克合营公司未来盈利状况的改善,增添了些许不确定性。
此外,吉利汽车还与法国巴黎银行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法国巴黎银行个人金融、Cofiplan S.A.三方共同持有一家汽车金融合营公司——吉致汽金,其中吉利汽车持股75%。吉致汽金主要为吉利、极氪、领克及智马达等品牌提供车辆批发融资解决方案和零售融资解决方案。得益于前述汽车品牌新能源战略推动销售增长,吉致汽金2024年新增汽车贷款合同达到60.7万,同比增长2.1%。但汽车金融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吉致汽金的营销费用不断攀升,2024年净利润进一步降至10.7亿元,与2022年的12.22亿元相比,减少了1.52亿元。
展望2025年,于国内市场,汽车行业在技术和价格上的竞争愈发激烈;于国际市场,中国车企则需应对贸易壁垒和关税等难题。加之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正推动汽车行业进行全面智能化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吉利汽车未来的资源整合之路能否顺利推进值得持续关注。
投时关键词:吉利汽车(0175.HK)|极氪(ZK.US)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