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顺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博纳影业加大了对剧集业务的布局。2024年,博纳影业剧集业务收入为2.78亿元,是公司唯一增长的业务板块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董琳
因资金违规占用且未按规定披露,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博纳影业,001330.SZ)及董事长、财务负责人日前收到了相关监管部门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公司公告显示,2022年和2023年,博纳影业及其子公司以支付信托理财款等形式,通过第三方向公司董事、副总裁齐志及其关联方和控股股东于冬及其关联方提供资金合计4.71亿元,构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截至2024年12月末,上述资金占用款项已归还。
因未按规定披露相关非经营性资金往来情况,中国证监会新疆证监局决定对博纳影业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督管理措施,对于冬、齐志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
二级市场上,2022年8月,博纳影业以5.03元/股发行价上市,首日股价大涨43.94%,股价最高触及15.23元/股,此后该公司股价持续下行至今。截至2025年5月9日收盘,博纳影业下跌3.29%报4.41元/股,已跌破发行价,市值为60.62亿元,相较2022年8月股价峰值时期近200亿元的市值,已缩水近七成。
上市至今博纳影业股价走势情况(元/股)
数据来源:Wind
亏损持续扩大
上市之前,博纳影业凭借《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等影片的高票房,在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业绩。2022年春节档,该公司主控的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取得了约40亿元的票房,一举拿下当年中国内地市场春节档以及年度票房冠军。
但此后,博纳影业擅长的大制作模式在票房上开始失利。反映在业绩数据上,该公司营收已连续三年下滑,且亏损持续扩大。Wind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博纳影业分别实现营收20.12亿元、16.08亿元、14.6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5.60%、20.06%、9.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称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0.72亿元、5.53亿元、8.67亿元,亏损额同比分别扩大120%、632%、56.87%。
从业务板块来看,2024年博纳影业影院、院线及电影投资、发行两大核心业务双双下滑。其中,受全国电影总票房下降影响,该公司影院及院线业务收入为9.41亿元,同比下降23.65%;因投资或发行的影片票房表现不佳影响,公司电影业务收入为2.58亿元,同比减少43.92%。
据国盛证券研报数据,2024年博纳影业投资与发行影片共7部,少于2023年的10部,取得票房成绩46.97亿元,同比下降31.9%。其中包括公司主投出品影片《传说》(票房8000万元),参投影片包括《飞驰人生2》(票房33.6亿元)、《志愿军:存亡之战》(票房12.1亿元)、《狗阵》(票房3269万元)、《死侍与金刚狼》(票房4.3亿元)、《异形:夺命舰》(票房7.86亿元)、《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票房601万元)。
2025年春节档,博纳影业背水一战的《蛟龙行动》,票房遭遇滑铁卢,最后不得不撤档。据悉,该片共计投资10亿元、制作5年,春节档票房却只有3.54亿元,片方分账不到1.3亿元,这对于博纳影业的业绩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一季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博纳影业营业收入为5.25亿元,同比增长19.43%,但归母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亏损额达9.55亿元,比该公司2024年全年还多亏了8800万元。
中金研报指出,博纳影业第一季度业绩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因成本较高。根据公司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博纳影业的成本为12.05亿元,同比增长359%。该机构判断,成本大幅增加主要系公司主投影片《蛟龙行动》拍摄成本较高,叠加影片票房表现不及预期,导致公司第一季度利润大幅减少。
另据公告,公司储备影片包括《克什米尔公主号》《四渡》《她杀》《蛮荒禁地》《少年时代》《狂奔的老爸》《人体大战》等。中金认为,前述影片上线节奏与票房表现不确定性或增加。综合考虑当前市场环境及项目进展,其预计公司2025年全年或将面临亏损压力,且影片相关资产减值情况亦可能受到影响。
2020年至2024年博纳影业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情况(亿元、%)
数据来源:Wind
现金流承压,有何后路?
连续三年亏损导致博纳影业财务压力加剧。截至2024年末,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1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460.82%。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博纳影业账面现金为15.17亿元,短期借款为6.18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8.47亿元,长期借款为19.61亿元,账面现金依靠关联方借款勉强维持。
事实上,电影及电影院业务的困境,并非博纳影业一家。2025年“春节档”过后,“清明档”电影票房仅3.78亿元,同比下降56%。而刚刚结束的“五一档”,10部新片上映仅收获7.44亿元票房,同比下降51%,已倒退到2013年同期水平。
观众对影院观影的热情为何减退?业内有分析认为,近年来年轻观众更倾向于通过流媒体或短视频平台获取娱乐内容,而电影生产周期长达2到3年,导致创意与市场脱节。一个最直观的体现是,去年,微短剧市场规模首次超越电影票房,用户规模达6.62亿,占网民总数的59.7%。
对于电影春节档短暂繁荣后市场再度遇冷,于冬日前在公开活动上表示,这反映出行业同质化内容较多,优质内容供给不足的问题。未来,电影不仅需要制作精良,更需实现内容创新,包括美学表达、类型拓展等多维度突破。对于博纳影业,于冬直言:“不只把自己定义为电影公司,未来将布局短剧长剧集业务,拓展增量市场空间。”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为顺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博纳影业加大了对剧集业务的布局。2024年,博纳影业剧集业务收入为2.78亿元,是公司唯一增长的业务板块。
与此同时,博纳影业成立了AI工作室,并与抖音“即梦”合作,在2024年暑期档联合出品了国内首部基于AI大模型进行全流程制作的连续叙事科幻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该短剧在播出期间全端传播总量超过1.6亿次。据年报披露,公司已规划投身微短剧尤其是精品短剧方向,积极探索精品短剧生产和发行新模式。目前博纳影业与抖音红果合作的警匪系列短剧《天罗地网》,以及与央视合作的《非遗手艺人》系列短剧均在有序推进中。
不过目前,博纳影业剧集、IP衍生品等其他业务尚不足以弥补电影及电影院业务出现的亏损缺口。尽管公司在全产业链布局、内容创作、人才资源及技术创新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但电影行业的固有风险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仍会给博纳影业的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投时关键词:博纳影业(001330.SZ)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