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 · 专注 · 垂直
内容 · 数据 · 平台

12连涨到3连跌!南京化纤重组草案出炉,市场表现为何截然不同?

长按扫码
查看详情

投资时报首页 > 公司 > 正文

12连涨到3连跌!南京化纤重组草案出炉,市场表现为何截然不同?

公司吕贡 2025-05-16 14:33:46 32902 分享: 字体大小:Aa-Aa+

已连亏四年的南京化纤,拟通过重组交易跨界至高端制造领域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吕贡

对于南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京化纤,600889.SH)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市场渐趋审慎观望态度。

2025年5月12日晚间,南京化纤发布的一则交易报告书(草案)显示,公司拟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南京工艺100%股份。

其中,南京化纤拟将持有的全部资产及负债,与新工集团持有的南京工艺52.98%股份中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并向新工集团发行股份,购买前述置换资产的差额部分;同时,南京化纤拟向新工基金、机电集团、新合壹号、诚敬壹号、亨升投资等共13名对象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合计持有的南京工艺47.02%股份。此外,南京化纤还计划向新工集团等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不超过5亿元的配套资金。

草案发布次日,南京化纤早间开盘股价冲高后回落,当日收跌3.53%(按前复权计算,下同)。此后两个交易日,该公司股价进一步微跌,截至5月15日收盘,报收于17.00元/股,与2024年12月触及的27.27元/股高点相比,下跌了37.66%。市场情绪趋于冷静。

事实上,2024年11月,南京化纤就披露过上述交易事项的预案,彼时,该公司股价一路飙升,曾连续12个交易日以涨停价收盘,股价从个位数迅速冲高至20元/股以上,并于2024年12月26日涨至27.27元/股的高位。

对于前后两次股价表现的巨大差异,业内分析普遍认为,这一变化与市场情绪从狂热回归理性有关。草案发布后,投资者或更深入评估了交易背后可能存在的挑战与风险,包括业务整合难度、行业竞争压力、后续需继续加大投入等。 

南京化纤2024年以来股价走势情况(按前复权计算)(元/股)

数据来源:Wind

原有主业乏力 已连亏四年

本次交易前,南京化纤的主营业务聚焦于粘胶短纤、莱赛尔纤维、PET结构芯材的生产与销售,以及景观水供应业务。近年来,公司经营状况不尽如人意,持续处于亏损态势,这或许正是其决定实施重组的关键动因。

受行业竞争加剧、市场需求持续疲软等因素交织影响,南京化纤原有主营业务增长动力严重不足,亏损局面不断加剧。据财报数据披露,2021年至2024年,南京化纤已连续四年处于亏损,且净亏损额呈逐年扩大之势,从2021年的1.65亿元一路攀升至2024年的4.49亿元。短短四年时间,南京化纤累计净亏损金额已达到9.75亿元。进入2025年,亏损态势延续,该公司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录得-5323.68万元;与此同时,一季度营收也较上年同期下降31.24%,仅余7313.16万元。

深入剖析南京化纤原有主营各板块的经营状况,问题更为凸显。

2022年至2024年期间,粘胶纤维(粘胶短纤)产品作为该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收入占比达六至七成以上。在前述年份里,该产品收入总体虽然实现增长,但毛利率却始终为负,分别为-19.40%、-22.22%和-9.31%,这通常意味着,每生产销售一份该产品,都在亏损。

再来看PET结构芯材产品(2022年名为PET发泡材料),该产品毛利率于2023年遭遇断崖式下跌,大幅缩水超40个百分点,并由正转负,2023年和2024年增速分别为-34.63%和-31.36%,盈利状况难言乐观。

至2024年,南京纤维主营产品中新增披露了莱赛尔纤维产品的经营数据,其当年收入规模超过PET结构芯材,达到7068.46万元。但令市场担忧的是,该产品同样未能摆脱毛利率为负值的局面,录得-55.45%,亏损程度更为严重。

面对如此严峻的经营形势,南方化纤方面坦言,若照此发展下去,公司未来的业务成长性和可持续经营能力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该公司亟需寻求业务转型,优化现有业务结构,以摆脱困境。

通过本次重组交易,南京化纤计划将原有持续亏损的业务整体置出,经评估,置出资产评估值约为7.29亿元。与此同时,该公司拟置入盈利能力较强、市场空间广阔的滚动功能部件行业优质业务资产,交易价格约为16.07亿元。对于置出与置入资产间的8.77亿元差额,南京化纤将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进行购买。

南京化纤近年来营收及归母净利润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跨界整合的考验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南京化纤与拟置入的南京工艺分属不同行业领域,二者业务差异显著。南京工艺深耕滚动功能部件领域,主要从事以滚珠丝杠副、滚动导轨副等为代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而南京化纤多年来则专注于粘胶短纤、莱赛尔纤维、PET结构芯材等化纤产品生产及销售。此次重组,对于南京化纤而言,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跨界转变。

从财务层面看,在交易实施过程中,南京化纤的现金流状况可能受到一定考验。

2025年第一季度,南京化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呈现负值,约为-1.11亿元。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该公司货币资金储备仅有7553.20万元,而同期的短期借款则高达2.00亿元,资金链承受一定压力。

此次重组交易,南京化纤不仅要补足置换资产8.77亿元的差额,还需向13名对象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倘若重组期间融资渠道受阻,或会引发流动性紧缺等问题,进而影响正常运营。

再者,从化纤跨界到精密部件制造领域,对南京化纤的内控能力整合以及管理团队的专业能力转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

精密部件制造领域涉及的技术、生产流程和市场规则,与化纤行业截然不同,南京化纤及管理团队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去学习、适应新的领域技能。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南京化纤的营业总成本同比有所缩减,从上年同期的1.43亿元减少至1.30亿元,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也同步减少。然而一旦重组实施,在后续经营中,该公司则需重新审视利润空间与持续大额投入之间的平衡问题。

当前,南京工艺业绩保持稳增态势,盈利状况良好。南京工艺主营的滚动功能部件应用广泛,涵盖各类机械设备的传动系统,是数控机床、光伏及半导体设备、注塑压铸、智能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通用基础零部件。据智研咨询官微于2025年2月发布的内容,在滚珠丝杠市场,我国中低档产品与海外同类产品已基本持平,而高端产品与海外巨头(如力士乐、THK等)仍存在一定差距,部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

从国内企业格局来看,除了南京工艺外,博特精工、优士特也是专注生产滚珠丝杠的公司,产品出口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具备一定市场竞争力。此外,贝斯特、禾川科技、新剑传动等公司的滚珠丝杠产品虽尚处研发、验证或少量试产阶段,但之后一旦技术成熟,产能提升,也将加入市场竞争行列。可以预见,未来,滚珠丝杠行业将呈现出一个竞争激烈的局面。


投时关键词:南京化纤(600889.SH)|南京工艺


标签:

公司 利润
×

登录您的账号

还没有账号? 注册
  • 忘记密码
  •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

登录您的账号

还没有账号? 注册
  • 发送验证码
  •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

注册您的账号

已有账号?
  • 发送验证码
×

忘记密码

输入与您的帐户关联的邮箱,我们将通过邮箱验证码来重置密码。
  • 发送验证码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