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收入结构下,能否有效发现并开发新的增长点,将是决定纳思达盈利能否持续的关键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习羽
近期,A股市场掀起一股资产重组热潮,资本的目光纷纷投向产业整合与价值重估机遇。全球第四大激光打印机制造商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纳思达,002180.SZ)也动作频频,它的目标则是出售旗下子公司。
纳思达新近公布的重组报告书草案显示,公司计划通过现金交易方式,将其控股子公司美国利盟的全部股权出售给Xerox Corporation(施乐公司),预计交易金额在7500万美元至1.5亿美元之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利盟旗下的利盟国际是纳思达在打印机业务领域的重要子公司。
曾经的“蛇吞象”式并购
2016年,作为国产打印耗材行业的佼佼者,纳思达启动了一场“蛇吞象”式的并购,并购对象正是1995年即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利盟国际。作为全球知名打印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利盟国际的规模远超纳思达。
尽管两者在收入和规模上存在显著差异,但纳思达对利盟国际所掌握的高端打印技术和国际市场渠道极为看重。最终,纳思达联合太盟投资、朔达投资合计斥资39亿美元完成了对利盟国际的收购,将其并入业务版图。
让纳思达未曾料到的是,此后,利盟国际在市场中遭遇了惠普(HPQ.US)、佳能(7751.JP)等业界巨头的激烈竞争,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迟缓导致公司市场竞争力持续减弱。根据公开数据统计,2017年至2024年前9个月,利盟国际累计亏损额约为72亿元。
与此同时,近年来国际贸易政策频繁变化、汇率波动加剧等外部风险,进一步放大了利盟国际运营的不确定性,也让纳思达承受着巨大压力。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期间,纳思达营收从195.85亿元增长至264.15亿元,虽然整体有所提升,但增速并不稳定。公司的净利润波动更为剧烈,2023年,因对利盟国际计提78.84 亿元商誉减值损失,纳思达净亏损61.85亿元。时至2024年,公司终于扭亏为盈,但15.49亿元剔除减值影响后的归母净利润,仍低于2022年18.63亿元水平。
可以看到,这种业绩的起伏暴露出纳思达在并购整合、成本管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也进一步印证此次战略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纳思达2020年—2024年主要财务数据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从“规模扩张”到“生存优先”?
外界普遍认为,这场以1.5亿美元告终的交易,既是对跨国并购整合难题的让步,也是纳思达从追求“规模扩张”向“生存优先”策略转变的被动应对。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此次交易完成将对纳思达产生深远影响。好的方面是,公司扣非净利润有望从3.53亿元提升至3.99亿元,这清晰地反映出纳思达在剥离利盟后盈利质量得到了改善。同时,公司资产负债率预计将从70%以上大幅降至50%以下,这一变化有助于缓解纳思达的财务压力,为其后续发展提供更稳健的融资空间和更灵活的财务操作余地。
但另一方面,纳思达在短期内面临的挑战仍无法回避。根据公告,本次交易完成后,纳思达的总资产预计将从373.5亿元骤降至190.8亿元,营业收入预计将从264.1亿元下跌至114.9亿元。
不仅如此,据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纳思达的归母净利润已同比大幅下降69.6%至8438万元。对公司而言,剥离利盟国际后,在新的收入结构下,能否有效发现并开发新的增长点,将是决定公司盈利能否持续的关键。
纳思达方面表示,此次交易不会让公司退出打印业务市场。相反,其决定将资源重点倾斜至自主品牌“奔图”上来。
从过往数据来看,奔图曾有过亮眼表现。2024年,奔图打印机销量增长11.21%,其中A3机型销量同比暴涨131.44%,在政企信创市场的出货量也增长50%。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奔图的营收同比下降3.34%,主要原因是海外市场的不稳定和研发投入的增加。出手利盟国际之后,纳思达在市场中的影响力是否会迅速削弱值得关注。
交易前后纳思达主要财务数据情况(万元)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投时关键词:纳思达(002180.SZ)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