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习羽
新希望集团近期在资本市场的系列动作引发广泛关注,旗下上市公司新乳业(002946.SZ)于6月29日晚间发布控股股东减持公告后,次日股价应声下跌,盘中最大跌幅接近9%。
公告显示,作为新乳业控股股东的Universal Dairy Limited(UDL),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减持不超过2582.03万股,占总股本的3%。此次减持的特殊性在于,这是新乳业2019年上市以来,控股股东的首次减持。
新希望关于控股股东减持计划的预披露公告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动作不断
UDL作为持股65.07%的控股股东,与新希望集团创始人刘永好构建了典型的境外控股架构。截至2024年12月31日,通过“新希望投资集团-UDL”股权安排,刘永好通过新希望投资集团间接持有新乳业15.41%股份,其女刘畅通过UDL持股65.07%,二人构成共同实际控制人。
市场普遍将此次减持视为新希望资本战略调整的重要风向标,特别是在新乳业业绩表现良好的背景下。
作为新希望集团的重要控股资产,2019年1月,新乳业于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近年来,新乳业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约5.38亿元,同比增长24.80%;2025年一季度业绩加速增长,归母净利润实现1.33亿元,同比增幅扩大至48.46%。
良好业绩基本面侧面推动股价走强,2025年初至今,新乳业股价累计涨幅逾30%。在这样的背景下,控股股东突然选择减持,引发了市场对其战略意图的诸多猜测。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新希望投资集团近期的唯一资本运作。在新乳业减持公告发布前一周,飞马国际(002210.SZ)亦公告称,间接控股股东新希望投资集团,正筹划转让公司控制权。
与新乳业不同的是,飞马国际近年业绩表现不佳,导致新增鼎(新希望投资集团控股企业)面临4.37亿元的业绩补偿压力。在2024年股东大会上相关议案被中小股东否决后,新希望投资集团选择转让股份。
战略呼应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自创立以来,新希望集团已发展成涵盖农牧食品、化工资源、地产基础设施、金融投资等多领域的产业集团。近年来,新希望集团持续推进战略调整,重点聚焦农牧食品主业。其中,饲料、生猪养殖、食品加工等为核心业务板块。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2023年底至2024年,上市公司新希望相继为白羽肉禽、食品深加工业务引入战略投资者,并转让多家子公司股权,通过“瘦身”回笼数十亿元资金。这一系列动作背后的驱动力是公司面临的经营压力。
生猪养殖的波动性对新希望核心业务造成显著影响。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猪价高位时,公司生猪产业毛利率曾达38.53%,但2021年猪价回落时转为-21.2%。2021年至2022年猪价低迷期成为新希望当期亏损的重要原因。尽管2023年公司通过非经常性损益实现2.49亿元盈利,但扣非后净利润仍亏损46.08亿元。
同时,新希望生猪养殖成本与同业企业存在差距。2024年年报显示,牧原股份(002714.SZ)、温氏股份(300498.SZ)生猪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9.21%和20.3%,同期新希望猪产业毛利率为9.97%。
面对这些挑战,新希望对生猪业务制定了“修复增长”战略:短期强化基础管理,中长期重点培育种猪以降低生产成本。
在产能布局上,新希望从过去的激进扩张转向稳健策略。2024年出栏量维持在1500万头以上,2025年计划小幅增至1600万头至1700万头,资本开支控制在20亿元至30亿元之间,较此前明显下滑。
整体来看,新乳业控股股东的减持动作被认为与新希望集团的整体战略调整相呼应。有分析指出,本次减持既能够回笼资金,为集团农牧主业的降本增效、饲料业务扩张等核心业务发展提供现金流支持,又能借此优化集团资产配置,剥离非核心资产,将资源集中于“农牧+食品”赛道,为未来食品深加工、预制菜业务等战略转型预留充足的资金与资源空间。
新乳业近年股价走势图(元)
数据来源:通达信
投时关键词:新乳业(002946.SZ)|新希望(000876.SZ)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