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王子西
7月7日晚间,澳华内镜(688212.SH)公告称,股东苏州君联欣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君联欣康)、高燊有限公司(下称高燊)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58.18万股,减持期间为自7月14日起3个月内。
而今年2月27日至5月12日,上述两股东已合计减持公司股份逾四百万股,套现约1.68亿元,此轮减持后,两者共计持有公司股份258.18万股。也就是说,本次减持后,两家公司或不再持有澳华内镜股票。
作为软体内窥镜国产龙头厂商,自2024年以来,澳华内镜业绩便显出颓势。期内,公司营收虽保持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却创下上市以来年度新低,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更是录得首次亏损。进入今年一季度,公司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呈现“双降”。
7月8日,公司股价早盘一度跌至44.53元/股(不复权,下同),创今年5月7日以来新低;此后虽有所拉起,但仍报收于46.10元/股,较年内高点跌近两成。7月9日,该公司开盘续跌。
澳华内镜股价走势情况(元)
数据来源:choice
两股东拟清仓式减持?
相关公告显示,此次,君联欣康与高燊拟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澳华内镜不超过258.18万股,减持比例不起公司总股本1.92%。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君联欣康与高燊系一致行动人关系。今年2月27日至5月12日,两者就已合计减持403.75万股,共计套现约1.68亿元。减持完成后,君联欣康与高燊持股降至258.18万股。也就是说,本次减持或为“清仓”,若完成后,君联欣康与高燊或将不再持有澳华内镜股份。
而今年以来,不止君联欣康与高燊在“卖出”澳华内镜,股东上海小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小洲光电)也在减持。相关公告显示,6月16日至6月23日,小洲光电通过集中竞价累计减持澳华内镜125.28万股,减持价格区间为45.7元/股至51.9元/股,套现6020.17万元。
彼时,澳华内镜股价刚创下年内新高。截至6月9日,公司股价收于56.87元/股,市值逾76亿元。
小洲光电是公司持股平台,也是澳华内镜实控人顾康、顾小舟父子实际控制的企业,顾康、顾小舟和小洲光电为一致行动关系。6月份减持,是小洲光电股东苏民投君信(上海)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于自身资金需求实施的,顾康、顾小舟及通过小洲光电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董监高则不参与此次减持。
业绩拐点在2026年?
澳华内镜成立于1994年,于2021年11月在科创板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电子内窥镜设备及内窥镜诊疗手术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4K超高清内镜系统、电子消化内镜、十二指肠内镜、支气管内镜、胸腔镜等。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7.50亿元,同比增长10.54%,保持一定增势;但归母净利润却为上市以来年度新低,仅为2101.22万元,同比下滑63.6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则由盈转亏,为-628.62万元。
澳华内镜解释称,报告期内,海外业务收入增长,带动公司整体业务收入增长;同时,国内终端市场招采活动减少,使得国内业务收入增长有限。另外,为提高产品竞争力,公司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投入,以致于多项费用增速均大于收入增速,压缩利润空间。
而且,公司预计无法完成《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和《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考核期所设定的公司层面业绩考核,于2024年冲回之前年度累计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澳华内镜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的同比增速依次为22.09%、19.44%、11.29%,均超过营收。
今年一季度,公司业绩仍显颓势,营收同比下滑26.92%至1.24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2879.15万元,同比跌幅高达1143.36%。对于业绩变动,公司归为受市场调整影响,销售不及预期,公司整体收入下滑所致。
华创证券研报显示,2024年和2025年,澳华内镜经历了两年调整。2024年国家推动医疗设备以旧换新,但部分地区执行进度低于预期,相关订单收入未在2024年确认到澳华内镜等医疗设备企业的报表端;2025年医疗设备更新开始大规模落地,但澳华内镜等软镜设备企业在持续去库存,短期业绩仍然承压。
后续可以关注公司的研发成果、新品推进。根据NMPA(国家药监局)官网,澳华内镜新一代4K超高清内镜系统AQ-400系列主机和相关镜体已于今年6月国内拿证。参考奥林巴斯X1(日系企业奥林巴斯旗下产品)和公司AQ-300上市后的放量节奏,AQ-400的上市,或驱动公司明年业绩实现增长。而从行业角度来看,2026年有望成为软镜行业大年。
澳华内镜2025年一季度主要财务数据(元、%)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投时关键词:澳华内镜(688212.SH)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