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卓玛
具身智能企业在科创板的首单收购案例要来了?
近日,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纬新材,688585.SH)发布了股份转让暨公司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公告。
公告显示,上纬新材股东于当日与各方签署了一系列协议,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智元机器人)及其核心团队拟通过设立的持股平台,以7.78元/股的价格、总价合计7.84亿元协议,受让上纬新材29.99%的股份及该等股份对应的表决权。
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的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旗下企业,智元机器人董事长兼CEO邓泰华将成为上纬新材新的实际控制人。
同时,以上述股份转让为前提,智元机器人方面还拟以7.78元/股的价格要约收购上纬新材1.49亿股,约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37.00%。上纬新材表示,本次要约收购不以终止公司的上市地位为目的。
本次交易各方还签署了业绩承诺及补偿,上纬新材承诺2025年—2027年实现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0.60亿元,同期实现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0.80亿元。如若上纬新材在任何一个年度未能完成业绩承诺,该公司原股东需要将业绩差额以现金支付的方式补偿给上市公司。
上纬新材成立于2000年10月,于2020年9月以2.49元/股的价格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经过多年发展,目前上纬新材主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营业务涵盖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及循环经济材料等领域,是全球环保耐蚀树脂的主要供应商,并在可回收树脂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业绩方面,上纬新材近年来的业绩表现并不稳定。既往财报显示,2022年—2024年,上纬新材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8.60亿元、14.00亿元和14.94亿元,分别同比变动-10.27%、-24.74%和6.73%;同期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84亿元、0.71亿元和0.89亿元,分别同比变动569.04%、-15.69%和25.01%。
上纬新材上市以来的营收表现(亿元)
数据来源:Wind
上纬新材上市以来的利润表现(亿元)
数据来源:Wind
上纬新材称,智元机器人方面认同公司长期价值和A股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服务能力,拟通过本次股份协议转让及部分要约收购取得并巩固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该公司称,智元机器人方面将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企业整合产业链资源、突破技术瓶颈和加速产业升级的优势,完善公司的经营和管理,促进公司长期、健康发展。
智元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2月,致力于打造领先的通用具身机器人产品及应用生态,构建了领先的机器人“本体+AI”全栈技术,具备核心零部件自研及整机集成和制造能力,并自主训练具身基座大模型,目前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产品覆盖交互服务、工业智造、商业物流及科研教育等多种商用场景。
据悉,在具身机器人领域,智元机器人是创投圈最火爆的项目之一,在成立当年就跻身“独角兽”行列,是明星公司。据企查查信息显示,智元机器人今年以来已先后完成B轮和B+轮两轮融资,京东、TCL创投、红杉中国等知名创投均参与其中,公司最新估值为150亿元。
智元机器人今年以来融资情况
数据来源:企查查
智元机器人董事长兼CEO邓泰华生于1977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通信专业,曾任华为公司副总裁、无线产品线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是通信与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深专家。除邓泰华外,智元机器人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是知名科技圈KOL稚晖君(本名彭志辉)。2020年,彭志辉通过“华为天才少年”计划进入华为,后于2022年底离职并着手创业。因擅长研发各种有趣的机器人,彭志辉亦被称为“野生钢铁侠”,目前在B站拥有282万粉丝。
或受上述交易信息影响,上纬新材的股价在7月9日—7月11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累计涨幅达72.88%。不过,截至7月11日收盘,该公司报收于13.45元/股,公司当前总市值为54.25亿元,与智元机器人的估值存在较大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易发生在国家密集出台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的背景之下,如若交易最终成功落地,将成为具身智能企业在科创板的首单收购案例,打破了国内具身机器人企业鲜少涉足资本市场收购的惯例。有市场人士认为,智元机器人有望借助上纬新材先于宇树科技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此外,近日有消息称,智元机器人或以港交所为上市目的地,并正在推进赴港IPO事宜。对此,智元机器人对外回应称,不属实,公司暂无赴港上市明确计划。
上纬新材上市以来的股价走势(元)
数据来源:Wind
投时关键词:上纬新材(688585.SH)|智元机器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