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熙生物声明称,相关信息“纯属捏造,恶意歪曲事实,涉嫌诽谤”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董琳
“重组胶原蛋白大战”余热未熄,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熙生物,688363.SH)又陷入另一场风波。
日前,一位名为“李振华熙生物IR”的用户在“bnsqueen(玻尿酸女王)”相关域名的网站发文,称华熙生物存在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债权等违法违规行为。
针对此事,7月26日中午,华熙生物在官方微博发布《关于网络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称相关内容“纯属捏造,恶意歪曲事实,涉嫌诽谤犯罪”,并表示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追究造谣者及恶意传播者的法律责任。
声明中,华熙生物称,信息发布者李某曾任华熙昕宇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华熙昕宇)市场部总监,任职期为18个月。2018年,李某通过个人注册第三方公司的方式,骗取本应支付给券商的900万元,构成职务侵占。在公安机关侦查期间,为减轻罪责,李某向公司写下了道歉信。声明的末尾,华熙生物附上了公安机关的立案告知书和李某亲笔签署的道歉信。
华熙生物声明
数据来源:公司微博官网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华熙昕宇是华熙国际集团全资子公司,控股股东为华熙生物创始人赵燕,持股比例为66.8%,其余股份由第二大股东华熙汇美文化公司持有。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证监局曾于2020年对华熙昕宇出具《警示函》,称其2017年发行的《可交债募集说明书》中披露的财务数据成本费用不准确,违反相关规定,但警示函中未认定华熙昕宇存在财务造假,也未涉及刑事犯罪。
从二级市场反应来看,7月25日,华熙生物股价报53.83元/股(不复权,下同),下跌1.73%。7月28日,华熙生物股价低开逾3%,截至收盘,该股下跌2.49%,报52.49元/股,市值为253亿元。
2025年以来华熙生物股价走势情况(元/股)
数据来源:Wind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华熙生物以玻尿酸原料业务起家,目前已占据全球近50%的市场份额,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
不过自2023年起,市场追捧的风向开始从玻尿酸转向重组胶原蛋白,在巨子生物的可复美、贝泰妮(300957.SZ)的薇诺娜等产品的竞争下,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业务(现称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承压明显。该业务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从2022年的72.45%降至2023年的61.83%。2024年,该业务实现收入25.69亿元,同比下降31.62%,占比进一步下降至47.84%。
也是从2023年开始,华熙生物不再披露各护肤品牌的具体营收数据,但据日前该公司回复上交所问询函的相关内容,其功能性护肤四大主力品牌收入已连续两年出现下滑。经粗略计算,2023年,该公司润百颜、夸迪、米蓓尔、肌活的营收分别同比下滑13.86%、18.64%、29.75%、35.19%;2024年上述四个品牌营收依次同比下滑22.63%、41.69%、31.76%、52.06%,降幅进一步扩大。
面对核心业务收入规模持续收缩,2025年初,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亲自挂帅,将功能性护肤品业务的核心从“消费品”转向“皮肤科学”,四大皮肤科学品牌亦同时进行深度调整。
在战略层面,华熙生物推进第三次战略升级,从基础生物学前沿研究出发,聚焦糖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两大方向,依靠合成生物领域的产业转化优势,为生命健康提供科学解决方案。在经营管理层面,公司在2024年正式进入变革元年,启动业务流程重塑、组织与人才变革、指标与绩效体系变革、推动企业数智化等多个变革项目,并精简管理层级,重新建立创业型组织。
在近期的一场小范围沟通会上赵燕表示,公司化妆品板块的调整期可能还需要半年左右,预计明年春节后能看到明显的改善迹象。中金公司研报表示,看好华熙生物作为坚持合成生物创新驱动的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材料全产业链平台公司的战略定位,关注公司后续战略调整显效带动经营业绩改善。
投时关键词:华熙生物(688363.SH)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