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该公司账面有近160亿元货币资金,短期有息债务达796.04亿元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王子西
江苏东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方盛虹,000301.SZ)近日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控股股东及关联方为公司及子公司提供不超过15亿元借款的关联交易议案。借款期限为三年,用途为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底公司投建炼化一体化项目,2022年底该项目全面投产。在公司产能扩大的同时,其资产负债率也维持高位。数据显示,2023年、2024年,东方盛虹资产负债率均高达81%以上。此外,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账面有近160亿元货币资金,短期有息债务高达796.04亿元。在此情况下,公司短期偿债压力可见一斑。
东方盛虹今年以来股价走势(元)
数据来源:choice
拟借款15亿元
公告显示,东方盛虹于2022年7月下旬与江苏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盛虹科技)、盛虹(苏州)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盛虹苏州)签订《借款协议》,公司拟向盛虹科技、盛虹苏州合计申请总额度不超30亿元的借款,期限为三年。
鉴于前述协议即将到期,三方重新签订了借款协议。此次借款额度不超15亿元,借款期限仍为三年;利率根据实际使用时间,参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协商确定;借款用途为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盛虹科技是公司控股股东,盛虹苏州是公司实控人缪汉根、朱红梅夫妇控制的企业,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有分析称,东方盛虹近年来持续扩大产能布局,此次融资或为其产业链延伸提供支持。也有分析指出,关联方借款是上市公司常见的融资方式之一,尤其在行业扩张期或资金密集型项目中;公司控股股东背景实力或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但需关注后续偿债能力变化等。
2018年,东方盛虹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年底便动工炼化一体化项目。据此前年报,该项目预计总投资约677亿元,达产后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约925亿元(不含税)、年均净利润约94亿元;项目规模包括1600万吨/年炼油、280万吨/年对二甲苯(PX)、11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等。2022年底,上述项目全面投产,但彼时仍处行业下行周期。
另一方面,自2019年以来,公司资产负债率持续飙升,由2019年的56.34%攀升至2022年的78.56%。2023年、2024年此指标已高达81%以上。而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账上有近160亿元货币资金,短期有息债务(包括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高达796.04亿元。在此背景下,此次15亿元关联借款能够起到多大作用?
2024年净亏22.97亿元
东方盛虹在新能源、新材料、石油炼化与聚酯化纤领域深耕多年,已成为具备“油头、煤头、气头”全覆盖的大型能源化工企业。同时,公司依托炼化一体化、醇基多联产、丙烷产业链项目构建“大化工”综合化学原材料供应平台,形成向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化学、生物技术等多元化产业链条延伸的“1+N”产业布局。
石化及化工新材料、聚酯化纤是公司两大主要业务板块。而石化及化工新材料又可细分为炼化业务、新能源新材料业务,前者经营主体为盛虹炼化,后者经营主体是斯尔邦石化;聚酯化纤板块经营主体是国望高科。
2024年,公司聚酯化纤业务及化工新材料业务盈利水平良好,但受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波动、石化行业下游需求偏弱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部分产品价差收窄导致炼化业务亏损,导致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下滑。
数据显示,东方盛虹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1.97%至1376.75亿元,归母净利润则亏损22.9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超40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更是大亏26.54亿元。而在2023年,两项利润指标均为盈利状态。
梳理财报可以看到,东方盛虹石化及化工新材料板块2024年的产量同比增长13.58%,但营收同比下滑5.54%,可见产品售价波动对收入影响。且从子公司盛虹炼化经营业绩来看,其收入与净利润指标均同比下降,后者净亏损达30.77亿元。
石化板块短期盈利承压的同时,公司期间费用大幅上升也拖累业绩。其中,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均同比增速为双位数,以致于2024年东方盛虹期间费用率升至5.17%,从而挤压了部分利润空间。
今年一季度,东方盛虹录得营收303.09亿元,同比下滑17.50%;归母净利润3.41亿元,同比增长38.19%。中银证券认为,随着石化行业景气度修复以及管理效率提升,公司业绩有望持续修复。
东方盛虹2025年一季度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元)
数据来源:公司季报
投时关键词:东方盛虹(000301.SZ)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