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5日,中国恒大将从港交所退市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吕贡
作为曾经的地产一哥,中国恒大集团(下称中国恒大,3333.HK)或迎退市终局。
2025年8月12日晚间,中国恒大公告称,鉴于公司未能满足香港联合交易所(下称港交所)对其施加的复牌指引中的任何要求,且股份一直暂停买卖,港交所上市委员会根据上市规则,决定取消中国恒大的上市地位。
这意味着,2025年8月25日,中国恒大将从港交所退市。
上市委员会决定取消中国恒大上市地位
信息来源:公司公告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2024年1月29日,香港高等法院颁布命令要求中国恒大清盘,并委任安迈顾问有限公司的Edward Simon Middleton及黄咏诗为中国恒大的共同及各别清盘人。也是在这一日,中国恒大同步停牌。
2024年3月6日,中国恒大曾公布复牌指引,具体包括撤回或解除清盘令、证明合规性、披露关键信息等内容。然而截至18个月期限届满,该公司仍未能满足前述指引,且未能在2025年7月28日或之前恢复股份买卖,因此,该公司于近日收到除牌决定。
回溯过往,中国恒大于2009年11月5日登陆港交所后开启资本化征程。2017年,随着中国恒大交出的一份亮眼成绩,该公司股价迎来大幅上涨,市值也一度冲上4000亿港元。
2017年,中国恒大营业额及毛利分别达3110.2亿元和1122.6亿元,同比分别上升47.1%和88.9%;核心业务利润同比增长94.7%至405.1亿元,净利润更是较上年增长110.3%,达到370.5亿元。
这一年,中国恒大作出一系列战略布局,由“规模型”向“规模+效益型”发展模式转变,并由高负债、高周转、高杠杆和低成本的“三高一低”向“三低一高”经营模式转变,即转变为低负债、低杠杆、低成本及高周转。
好景不长,2022年3月,中国恒大公告称将延期披露2021年财报,原因系自2021年下半年起,公司经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根据后续披露的数据,2021年和2022年,中国恒大收入分别录得2500.13亿元和2300.67亿元,较此前几年大幅下滑。同时,公司亦由盈转亏,前述两年亏损额分别达到6862.19亿元和1258.14亿元。至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续亏392.48亿元(期内亏损),业绩持续“失血”。
同步升级的还有公司债务危机。截至2023年11月末,中国恒大主要附属公司恒大地产涉及的未能清偿到期债务累计约为3163.91亿元,逾期商票累计约为2055.37亿元。2023年11月期间,恒大地产较前次公告所载截至时点新增101条被执行信息,新增被执行金额合计约130.48亿元;当月,恒大地产作为被执行人,其被冻结的子公司及参股公司股权,较前次公告所载截至时点新增54笔。
多重压力下,中国恒大自2024年1月29日起持续停牌。如今触发港交所18个月除牌条款,或将面临退市的结局。
投时关键词:中国恒大(3333.HK)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