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将影响桃李面包的销售情况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王子西
“短保面包”龙头桃李面包(603866.SH)半年报出炉,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6.11亿元,同比下滑13.55%;实现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下滑29.7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94亿元,同比降幅达30.03%。
从过往业绩来看,2021年至2023年,公司营收增速放缓,归母净利润持续下降,时至2024年,前述两指标出现上市以来首次“双降”。梳理财报可见,公司业绩走弱或与市场竞争加剧、消费需求变化、研发投入少、区域困局等有关。
三地区亏损
桃李面包成立于1997年,前身是沈阳市桃李食品有限公司,公司于2015年12月上市。经过近三十余年的深耕,该公司已成为全国化短保面包龙头,属于国内知名的“中央工厂+批发”式烘焙食品生产企业。
近年来,公司业绩持续不振。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桃李面包营收同比增幅分别为6.24%、5.54%和1.08%,营收虽保持增长,但对应各年度的归母净利润却持续下滑,分别为-13.54%、-16.14%、-10.29%。
到了2024年,桃李面包的收入增长也开始不保,当年收入同比下滑9.93%至60.87亿元,归母净利润则继续下滑9.05%至5.22亿元。相比2020年同期,公司净利润已缩水四成。
而今年上半年,公司面包及糕点贡献收入为25.85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卖近4亿。同时,公司上半年的毛利率也下行至22.98%,同比走低逾1个百分点。
从销售区域来考量,桃李面包源起于沈阳,东北地区是其大本营。中报显示,公司通过深耕东北、华北等成熟市场,进一步提升渠道下沉力度,挖掘细分市场潜力。同时,加快华东、华南等核心市场布局,逐步形成“核心区域稳中求进,潜力市场强势突破”的双轮驱动战略。而西南、新疆等新兴市场,则持续推进销售网络建设等。
2025年上半年,东北地区贡献营收10.44亿元,同比减少9.28%;华东、华北地区贡献8.45亿元、5.94亿元收入,均较去年同期少卖1亿多元。不仅如此,西南、西北以及华南地区的销售收入,也都同比减少;华中地区则略增。
事实上,2024年上半年,桃李面包只有华南地区营业利润亏损,为-895万元,但在今年上半年,不仅该地区亏损加大至2208.5万元,且华东、华中地区也步入亏损阵营,两地区合计亏损约943万元。
渠道方面,公司的线下渠道主要是直营和经销,直营主要针对大型连锁商超(KA客户)和中心城市的中小超市、社会店渠道;外埠市场的便利店、县乡商店和小卖部,则通过经销商分销运营。从经销商数量来看,截至2025年6月末,桃李面包经销商总数为971家,同比净减少9家。其中,东北、华北、华东地区的经销商数量为269家、184家、214家,分别净减少4家、6家、18家。
2025年上半年桃李面包各销售区域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中报
遭遇双重挤压?
面对业绩持续承压且面临经营风险,桃李面包并非没有洞见。
在半年报中,公司表示,短保面包及泛烘焙食品赛道持续吸引新进入者(包括区域性品牌、跨界巨头、新兴网红品牌),同时,现有竞争对手不断加大投入,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可能导致市场份额被蚕食、促销费用上升以及利润率承压。同时,部分消费者更青睐“0蔗糖”“无防腐剂”“全麦”等产品,能否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将影响公司销售情况。
事实正是如此,目前,短保面包赛道已是“选手”环伺,除了桃李面包、曼可顿、嘉顿等最早入局的品牌,达利食品、盼盼等主打长保面包的企业也纷纷入局。且据红餐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1月—4月,该研究院选取的50个重要烘培品牌(简称样本品牌)上新节奏逐月加快,整体上看平均每月上新品牌占比达64%,新品总数达825款;食材方面,半数烘焙新品使用乳及乳制品、水果等食材,同时低糖健康消费趋势下谷物杂粮、坚果干果的使用频率提升。
今年上半年,桃李面包也推出芝士肉松蛋糕、碱水面包丁、蔓越莓葡萄软面包、爆浆牛角面包和拉丝蛋糕等一系列新产品,但推新节奏或落后于烘焙重点品牌。从研发费用来看,公司上半年为0.11亿元,同比减少30.81%,占总营收的比重不足0.5%。
项目建设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共有24个生产基地投入使用,2个在建生产基地,但整体产能利用率走低。其中,华北地区(包括内蒙古桃李、石家庄桃李等生产基地)产能利率率下滑至77.12%,华东(包括江苏桃李、山东桃李等生产基地)降至54.68%,华南(包括东莞桃李、海南桃李等基地)降至43.79%。去年同期,上述三地区尚约为81%、67%和58%。
在这种情况下,桃李面包将如何实现业绩增长?
2025年1月—4月烘焙样本品牌月度上新情况
资料来源:红餐产业研究院
投时关键词:桃李面包(603866.SH)|曼可顿|嘉顿|达利食品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