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二季度经营利润从去年同期的112.56亿元骤降至2.26亿元,跌幅高达98%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李路
8月28日,美团港股(3690.HK)跳水大跌12.55%,前一日晚间,美团美股(MPNGY.OO)同样走低,盘中一度跌超14%。市场普遍认为,美团股价大跌与其新近公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有关。
虽然4月以来爆发的外卖大战,已让市场对美团二季度业绩下滑有所预期,但其业绩下滑幅度之大仍令人意外。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团实现营收918.4亿元,同比增长11.7%;经营利润从去年同期的112.56亿元骤降至2.26亿元,跌幅高达98%;经调整净利润仅剩14.9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36.06亿元同样大跌89%,严重不及预期。
美团2025年二季度主要财务概要(千元)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非理性竞争”带来的影响
在一季度仍盈利百亿元情况下,对于二季度利润的断崖式下滑,美团在财报中将之归因于“受本季度开始的非理性竞争影响”。
据披露,今年二季度,美团外卖所属核心本地商业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7.7%至653亿元,但经营利润却从去年同期的152亿元骤降至37亿元,同比大跌75.6%,经营利润率更是从25.1%的健康水平,断崖式下跌至5.7%。
利润与营收背离背后,外卖大战补贴烧钱导致的成本和费用增长失控是核心原因之一。
财报数据显示,美团二季度销售成本同比大增27%至614亿元,销售成本占收入比重也从58.8%升至66.9%;销售及营销开支更是同比飙升51.8%,达到225亿元,比去年同期多了77亿元。美团在财报中坦言,费用激增的核心原因,正是“为应对外卖及即时零售业务的激烈竞争而不断调整的业务策略导致推广、广告及用户激励的开支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外卖大战的影响还波及到了到店业务。由于平台对线上外卖消费进行高额补贴,使得外卖变得极具性价比,部分消费者因此将原本的到店消费计划转移到了线上。同时,部分商家为了应付激增的外卖订单,产能已达瓶颈,不得不减少在到店业务上的广告投放。双重因素影响下,二季度美团到店业务的增长也受到了明显冲击。
此外,新业务亏损的大幅增加,也进一步加剧美团利润的下降程度。据披露,受Keeta在海外不断扩张的影响,二季度公司新业务板块营收实现265亿元,同比增长22.8%,但经营亏损同比扩大43.1%至19亿元。不过,美团CFO陈少晖表示,公司将确保Keeta的增长是高质量的增长,坚信这项投资能够产生高ROI。美团CEO王兴对于Keeta的长期增长潜力亦表现得非常乐观,计划是在10年内实现1000亿美元的GMV运营率。
美团2025年二季度成本及开支情况(千元)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三季度核心本地商业预计重大亏损
值得关注的是,外卖大战的直接影响虽已经反映在美团二季度财报上,但远期接影响或未终结。
在当日晚间召开的财报电话会上,王兴坦言,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公司核心商业业务将因战略性投入出现重大亏损。这些资金主要用于维持价格竞争力、保障行业领先的配送服务以及加强品牌营销。陈少晖进一步表示,只要投资能够帮助巩固长期能力,就会坚定地进行。鉴于当前竞争非常激烈,且预计短期内竞争仍将持续,美团将进行投资且更专注于ROI(投入产出比率)。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留意到,美团的业绩压力来自于多个方面。
从美团内部来看,骑手权益保障的成本刚性化不可忽视。过去,平台通过算法对骑手进行高效管理,其中“超时罚款”是保证履约效率的关键一环。然而,随着社会对平台责任的关注度日益提升,这种模式正面临根本性变革。8月26日,美团在北京举办骑手算法协商共治开放日,向公众公开骑手配送的算法逻辑,在开放日上,美团骑手体验运营负责人表示,美团将在2025年年底前全面取消超时罚款,转而采用新的得分体系。
此外,为骑手缴纳社保也已是行业大势所趋。美团在财报电话会中披露,继在泉州、南通成功试点后,骑手养老保险补贴计划将在年内推广至全国,预计覆盖超过百万骑手。
对美团来说,这将是一笔巨大的成本支出。
从外部竞争环境来讲,当阿里巴巴(9988.HK)宣布将“500亿投入计划”延长至三年,并将饿了么、淘宝闪购、飞猪等业务深度整合,今年7月开始,美团也开启冲单大战,投入大量补贴。7月5日,美团一度因用户疯抢0元奶茶券导致服务器短暂崩溃。而如此“疯狂”的结果是其单日订单量飙升至1.2亿单,创下全球即时零售新纪录。
进入8月,情况有所改观。美团、饿了么、京东接连发文直指外卖大战,美团将其称为“无序竞争”,饿了么和京东则称其为“恶性竞争”。多家平台发声明表态,不强制或变相强制商家参加补贴活动,保障商家自主定价权以及保障骑手权益。
那么,2025年即时配送领域的这场风波将以怎样的方式收场,又会对各大公司三季度业绩产生怎样的影响?
投时关键词:美团(3690.HK、MPNGY.OO)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