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 · 专注 · 垂直
内容 · 数据 · 平台

“高质量发展”这道题如何解?浦银安盛三大业务发展战略交出答卷

长按扫码
查看详情

投资时报首页 > 基金 > 正文

“高质量发展”这道题如何解?浦银安盛三大业务发展战略交出答卷

基金齐文健 2025-09-01 11:31:46 24886 分享: 字体大小:Aa-Aa+

近年来,浦银安盛基金不断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先后推出“全球科创家”、“指数家”、“固收家”三大业务发展战略,强化多资产配置能力,更好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齐文健

资管行业正涌动着变革的浪潮,尤其是在《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后,面对被动投资兴起、A股市场回暖和无风险利率长期走低等趋势,资管机构如何通过多资产配置能力为投资者创造价值成为业内思考的课题。

作为公募基金行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银行系”基金公司,曾经普遍被视为长于固收但短于权益投资和指数业务。但面对行业的潮流,各家公司正不断通过补短板来促转型。

其中浦银安盛基金作为一家成立已满18年的中法合资“银行系”基金公司,已推出“全球科创家”、“指数家”、“固收家三大业务发展战略,致力于以高质量转型促发展、创收益。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该公司旗下公募规模已超过3616亿元,非货管理规模超1698亿元,旗下产品线呈现多元化,涵盖权益、固收、量化、另类等多个领域,能够给投资者提供专业化一站式的多资产配置服务。

与此同时,浦银安盛基金过去一年多来还重点推进投研体系的改革、升级,通过应用量化工具和量化指标,打造了一套“数智化”投研体系。

团队建设方面,浦银安盛基金通过内部梯队建设与外部人才引进相结合的双轮驱动机制,构建了一支专业、高素质的投研团队,团队成员深耕各自能力圈的同时,投研范围彼此互补,投资风格多样化。另外,该公司还定期组织各类专业知识的学习,实现投研团队成员知识结构的持续优化。

深耕科技投资,建设“全球科创家”品牌

A股市场行情近期日渐火热,权益市场呈现牛市之态。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今年以来涨幅居前的行业中,与科技相关板块屡屡出现。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通信、有色金属、综合、机械设备、计算机、电子、传媒等11个板块今年以来(截至8月31日)涨幅皆超过20%。

这离不开政策层面的支持。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到,要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

面对以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科技变革所带来的新投资机遇,浦银安盛基金打造“全球科创家”品牌。目前,该公司的科创主题产品线已覆盖高端装备、科技创新、港股通、全球智能科技等产品线,涵盖A股、港股、美股等科技资产,将投研成果转化为价值发现的配置方案和服务工具,搭建“硬科技”与资本市场的桥梁,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在产品布局上,浦银安盛基金顺应经济发展方向和时代前行路径,用实际行动践行“科技金融”大文章,引导资金流向实际经济和科技创新聚集领域。

在科技投资领域深耕过程中,浦银安盛基金对于科创行业的投资机会把握有着自己的思考。该公司密切跟踪科技产业发展趋势,为确保布局时的战略前瞻性,建立持续跟踪机制。基于科创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特征,该公司精准识别可承受的风险边界,结合自身投资风险偏好选择机会,对于科创板块的评估主要围绕技术的成熟度、商业化程度、准入门槛高低三个维度进行。

除此之外,浦银安盛基金还鼓励和支持投研人员在科创投资领域保持专注研究,注重深度与广度。该公司培养了一支专业的投研团队,从行业发展、公司研究、市场空间、增长速度、估值水平等多维度进行研究,实现对机器人、芯片、AI应用、创新药等领域覆盖。

求差异化,“指数家”挖掘指数布局机会

在权益投资领域中,随着指数投资理念的普及,指数型基金备受投资者青睐,涉身其中的基金公司彼此间竞争日趋白热化。

如何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找到自身特色,并与公司现有优势相结合,成为基金公司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浦银安盛基金选择了一条差异化道路,将多资产管理能力融入指数投资中,主要聚焦于指数增强的场外“赛道”,并于2024年推出“指数家”品牌,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解决方案。

根据Wind数据,目前浦银安盛基金旗下指数增强型基金布局主打“核心宽基 卫星赛道”策略,已涵盖沪深300、科创板100、中证A500、北证50、科创综指等指数。

浦银安盛基金选择指数增强领域进行深耕布局,是基于指数投研团队对行业发展潮流的判断,而这需要坚实的投研作为支撑。为了能够在指数增强中获得超额收益,该公司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赋能量化投资,将多种AI模型运用到投资体系中,通过深入市场研究和数据分析,开发出适应不同市场风格的投资策略。该公司还拥有由数百个因子组成的因子库,实时更新、评价,捕捉多样化阿尔法,扩大超额收益来源。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投资市场中,指数增强投资早已演变成集体“活动”。浦银安盛基金作为多资产管理专家,将投研团队建设视为重中之重。当前,该公司量化指数团队成员构成呈梯队型,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与年轻研究员交叉出现,成员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成员平均从业年限10年左右。

攻守兼备,打造“固收家”金字招牌

随着银行利率持续走低,“存款搬家”潮涌现,公募基金成为投资者的选择之一。对于稳健型投资者而言,公募行业中的固收类基金颇受青睐。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25年6月末,全行业固收类基金管理规模为21.51万亿元,较2024年末的20.45万亿元增加了1.06万亿元。

另外,监管层也在固收产品布局上给出指引。证监会印发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到,要加大含权中低波动型产品、资产配置型产品创设力度,这也为“固收+”基金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作为“银行系”基金公司,浦银安盛基金在固收类基金发展上拥有天然优势,已推出固收家子品牌。

浦银安盛基金的固收家产品线,大致上可分为三类。一是纯债类基金,包含中长期纯债型基金、短期纯债基金,以及以信用策略和利率策略为主的产品;二是“固收+”基金,涵盖绝对收益低波动、相对收益中波动、工具型高波动的产品;三是流动性管理产品,比如货币型基金。因持仓标的选择存在差异,产品波动亦有所不同,投资者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

在固收投研方面,浦银安盛基金秉承“研究为本、稳健为舵、风险匹配、长期制胜”的投资理念,实行固定收益投资与信用物理分离模式,追求信用风险下的稳健收益。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还注意到,浦银安盛基金固定收益团队始终专注于债券研究,以内部信用评级为核心,优化投资组合管理。同时,在信用风险不断出现的当下,该公司早已成立信用研究部,将信用研究独立于固定收益投资,提升信用风险管理能力的同时,也有效规避信用风险。

构建具有前瞻性投研框架的同时,执行者也至关重要。如今,浦银安盛基金的固收投研团队成员有30人左右,注重多层次团队协作,在投研一体化平台下,彼此能高效沟通、分享研究成果。另外,该团队成员从业背景多样化,能从不同角度分析市场、公司,不同背景的成员之间的交流也使得队员能够保持持续学习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优化投研方法论。

未来,浦银安盛基金将持续完善产品设置,提升自身投研实力,找到安全与收益之间的平衡点。


投时关键词:浦银安盛基金 


标签:

金融 公司 经济
×

登录您的账号

还没有账号? 注册
  • 忘记密码
  •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

登录您的账号

还没有账号? 注册
  • 发送验证码
  •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

注册您的账号

已有账号?
  • 发送验证码
×

忘记密码

输入与您的帐户关联的邮箱,我们将通过邮箱验证码来重置密码。
  • 发送验证码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