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8月,金地集团累计实现签约面积161.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9.83%;累计实现签约金额219.5亿元,同比下降53.91%
投时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董琳
行业深度调整期下,房企销售形势仍不容乐观。
近日,老牌房企——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地集团,600383.SH)公布了8月销售简报。
数据显示,2025年8月,公司实现签约面积18.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1.87%;实现签约金额22.2亿元,同比下降58.89%。2025年1—8月,公司累计实现签约面积161.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9.83%;累计实现签约金额219.5亿元,同比下降53.91%。
这一降速,已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2025年1—8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为23270.5亿元,同比下降13.3%。另据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年1—8月百强房企销售榜单,金地集团按全口径销售金额排名从上年同期的14位下滑至22位,销售金额较上年同期的476.1亿元减少256.6亿元。
金地集团2025年8月销售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从业绩表现来看,在2024年度过公开市场债务偿付风险后,金地集团尚未恢复“元气”。
半年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78亿元,同比下降25.80%;归母净利润亏损37.01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3.61亿元,同比扩大10.1%;扣非净利润亏损35.5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6.95亿元,同比扩大31.7%。
对于净亏损加剧,金地集团表示,上半年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动态调整经营及销售策略,加大去化力度,使得部分项目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同时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叠加房地产业务结算毛利率降至7.57%。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金地集团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22.84亿元,其中计提信用损失准备16.11亿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72亿元,最终导致该公司归母净利润减少16.65亿元。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在主业低迷的情况下,金地集团加快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在持有型资产经营、物业服务、代建等板块进一步发力,推动业务均衡发展。不过,受整体销售额减少影响,截至上半年末,金地集团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12.5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净流入45.90亿元,同比减少127.40%。
2025年上半年金地集团主要会计数据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尽管上半年经营表现不佳,但金地集团财务指标有了一定修复。
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有息负债余额约为697亿元,其中98.5%为银行借款,长期负债占全部有息负债的比重为60.88%,融资结构有所改善;债务融资加权平均成本为3.96%,相较2024年末下降9个BP。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3.73%,扣除合同负债后的资产负债率为58.9%,净负债率为54.4%,负债率指标保持稳定。
还应关注到,截至2025年6月末,该公司货币资金约为164.3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27.72%;同期的短期借款约为4.3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268.04亿元,两项共计约272.59亿元,公司一年内的现金与短债资金缺口仍高达108.29亿元。
为了保留资源进行债务偿付,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金地集团在土地市场的动作有所放缓。2024年,该公司可公开查到的拿地项目仅一宗,所占的权益比例为30.61%。在债务风险阶段性化解后,2025年金地集团开始重启拿地,上半年公司分别在杭州、上海新增住宅用地,总价分别为1.86亿元、8.15亿元,权益占比分别为40%、9%。
由于投资谨慎,金地集团土储下降仍较为明显。截至2025年6月末,该公司的总土地储备较2024年末下降7.37%至2701万平方米,权益土地储备同比下滑6.67%至1162万平方米;其中一、二线城市占比约为79%。
从行业角度来看,在房地产进入“深蹲”的周期下,组织架构调整已成为房企应对市场变化、提升运营效率的重要手段。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显示,2025年上半年超30家重点房企推进组织调整,其中包括万科(000002.SZ)、中国金茂(0817.HK)、招商蛇口(001979.SZ)等头部房企。
金地集团也不例外。今年7月下旬,市场有消息称,金地集团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区域调整,将原本的“总部—区域—城市公司”的3级管理模式,调整为“总部—大区—地区公司”的2.5级管理模式,并缩减合并区域及城市公司,最终设立4个大区公司和10个地区公司。
面对销售下行与亏损加剧双重压力,金地集团能否通过此次架构调整走出低谷,实现业绩反弹?
投时关键词:金地集团(600383.SH)|万科(000002.SZ)|中国金茂(0817.HK)|招商蛇口(001979.SZ)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