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结束后,生猪价格延续9月来下行趋势。根据最新数据,2025年10月11日,外三元、内三元生猪价格分别跌至11.2元/公斤和11.15元/公斤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吕贡
延续9月以来的下行趋势,10月以来,生猪价格进一步向下。据中国养猪网数据显示,2025年10月11日,外三元、内三元生猪价格分别为11.2元/公斤和11.15元/公斤,较上月底分别下跌1.04元/公斤、0.59元/公斤,与今年9月初的价格相比,每公斤均已跌超2元。时至10月14日,外三元生猪价格进一步降至10.89元/公斤,内三元生猪价格略有回升,为11.23元/公斤。
对于当前生猪价格走势,多家券商机构持审慎观望态度。长江期货养殖产业月报指出,2025年9月猪价重心继续下移,因供应持续增加,且9月16日农业农村部会议内容要求25家头部企业,包括牧原股份(002714.SZ)、温氏股份(300498.SZ)、新希望(000876.SZ)等,于2026年1月底之前合计去化能繁母猪100万头,集团、散户出栏意愿较强,而需求跟进有限,供大于求令猪价下跌。十一节日期间,养殖端出栏增量,猪价进一步下滑创新低。
2025年来各地生猪现货价格
资料来源:iFinD长江期货饲料养殖中心
中信期货认为,短期而言,农业部持续调控养殖企业去库、减产,当前生猪均重尚在高位,去库压力持续。9月以来,生猪调运政策收严,压制二育积极性。从上游母猪、仔猪产能兑现节奏看,四季度生猪供应充裕,猪周期仍在下行。长期来看,反内卷政策要求行业减产100万头母猪,9月底自繁自养开始出现亏损,若减产逐步落实,2026年下半年供应压力有望减轻。该机构进一步指出,在农业部调控下,节前继续去库,节日消费提振力度有限,价格偏弱运行,国庆过后,猪价预计继续面临供应压制。
根据华联期货观点,当前行业仍处于前期产能过剩的消化阶段,尚未进入末期,7月能繁未见去化,今年四季度及明年一季度供压依然较大,母猪产能面临一定去化考验。不过四季度需求或呈季节性改善,预计猪价在供需博弈中震荡偏强运行,价格重心或逐步上移,后市需密切关注能繁母猪存栏量、仔猪价格等关键指标变化,以及二次育肥规模和季节性需求兑现程度。
国信期货则从仔猪出生数量推算指出,10月至次年2月是国内生猪出栏压力兑现的阶段,尤其是10月、11月出栏环比增幅较大,且会碰上长假后的需求弱势阶段,届时供需矛盾或上升。该机构又结合出栏节奏、需求端等方面分析,预测生猪现货在四季度仍然承压,季节性消费及二育入场可能带来阶段性反弹,但难有太高的上涨空间,目前期货整体升水,后市维持震荡偏空思路。
猪价持续走低背景下,上市头部猪企的经营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从各大猪企近期发布的2025年9月经营简报来看,多家企业或存在“以量补价”情形。
其中,部分企业在生猪/商品猪销量大幅增加后,当月销售收入同比实现增长。如2025年9月,正邦科技(002157.SZ)销售生猪79.07万头,环比、同比分别上升18.07%和107.64%,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3.35%至6.83亿元,而商品猪(扣除仔猪后)销售均价仅12.75元/公斤,较上年同期下降31.53%;同月,东瑞股份(001201.SZ)共销售生猪9.99万头,同比增加1.62万头,销售收入同比上升19.85%至1.63亿元,商品猪销售均价则较上年9月跌去5.6元/公斤,仅为14.58元/公斤。
亦有多家猪企提升销量后,销售收入仍出现下滑。例如,牧原股份2025年9月销售商品猪557.3万头,同比变动11.05%,商品猪销售均价同比下跌30.94%至12.88元/公斤,商品猪销售收入同比变动-22.46%,降至90.66亿元。又比如温氏股份,2025年9月销售生猪332.53万头(毛猪和鲜品299.46万头,仔猪33.07万头),收入49.75亿元,毛猪销售均价13.18元/公斤,前述数据同比变动分别为32.46%、-15.16%和-30.81%,仅有销量有所增加。新希望、天邦食品当月的生猪/商品猪销量、销售收入、猪价的同比变动亦呈现出类似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头部猪企牧原股份还对2025年仔猪出栏量区间进行了调整,该公司表示,鉴于上半年仔猪市场需求规模较大及公司生产成绩的提升,公司创新仔猪销售方案,向市场提供优质、稳定的仔猪供应,与客户共同发展。2025年1至9月该公司共销售仔猪1157.1万头,根据公司生产、销售部门的最新预计,2025年仔猪出栏量预计区间由“800万头至1200万头”调整为“1200万头至1450万头”。
后续经营方面,随着猪价持续承压,上市猪企是否会进一步加大生猪/商品猪的销量,亦或是对具体销售方案进行调整?
投时关键词:牧原股份(002714.SZ)|温氏股份(300498.SZ)|新希望(000876.SZ)|正邦科技(002157.SZ)|东瑞股份(001201.SZ)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