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集团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22.4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9.56%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李路
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极集团,600129.SH)近日接连发布包含三季报在内的多份公告,这些公告分别透露了哪些公司最新动态?
今年三季报,太极集团延续了半年报呈现出的业绩颓势,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为80.88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3.46亿元,同比下降22.49%;归母净利润为1.66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79亿元,同比降幅达到69.56%。第三季度单季,公司营业收入实现24.3亿元,同比下降7.1%;归母净利润为2711万元,同比下降46.3%。
针对前三季度净利下滑的原因,太极集团表示,受相关政策以及部分产品社会库存持续消化等因素影响,公司主要产品销量及销售均价下降,导致营业收入下降;产量下降则导致折旧摊销等固定成本占比被动提高,产品毛利率下滑,净利润减少。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这一解释与公司2025年半年度及2024年净利润下滑时的解释口径基本一致。近两年来,太极集团发生了什么?
作为国内中药行业标杆企业,太极集团凭借藿香正气口服液等家喻户晓的“国民级常备老药”,通过数十年的市场深耕构建起稳固的商业版图,不仅建立了其在中药领域的品牌壁垒,也奠定了行业地位。
公司于1997年登陆上交所,上市之初公司业绩保持了波动中上升的总体态势。但2010年到2019年,公司四度出现亏损。随后,太极集团进行混改,控股股东太极有限在2019年宣布拟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新股东。2020年10月,太极集团实控人变更为国药集团。
2021年国药集团入主后,太极集团业绩步入增长通道,归母净利润在两年内增长2.35倍,表现亮眼。然而2024年,公司业绩却未如市场预期那样继续增长,全年实现营收123.86亿元,同比下滑20.72%;归母净利润仅2665.27万元,同比大跌96.76%。
之所以在2024年出现如业绩反转,与医药行业普遍面临带量采购、医保控费等政策压力不无关系。但太极集团营收和净利润降幅明显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就与公司持续的高库存与低效营销策略有关。2024年,公司为应对销量下滑,采取了降价促销策略,但截至年底,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不降反增,渠道去库存压力较大。加之费用端降幅未能有效对冲收入下滑,最终导致净利润大幅下降。
太极集团近十年归母净利润情况(亿元、%)
数据来源:新浪财经
从业务构成来看,太极集团的主营收入高度依赖于医药工业与医药商业两大板块。其中,如藿香正气口服液、急支糖浆等医药工业板块旗下的OTC明星产品,曾为公司贡献半数以上收入,是公司业绩的核心支撑。随着疫情后家庭备药需求回落、电商渠道冲击,叠加政策调整、产品库存消化及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公司的核心大单品增长疲软直接影响了公司整体业绩。
根据公司披露的2025年主要经营数据,前三季度,公司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大核心板块收入继续同比下滑34.94%和7.85%,毛利率也分别同比下降17.59个百分点和0.23个百分点。
太极集团2025年前三季度分板块经营数据(万元)
来源:公司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太极集团控股子公司桐君阁与国药集团下属国药控股存在同业竞争,国药集团2020年入主太极集团时承诺,在交易完成后的5年内,即2025年10月底前,将通过包括但不限于资产置换、资产出售、设立合资企业、变更主营业务等方式,逐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在承诺期马上截止时,太极集团10月25日同步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3日与国药控股签署《股权托管协议》,委托其管理公司持有的桐君阁99%股权,托管期限三年,托管费每年50万元,以解决桐君阁与国药控股的同业竞争问题。该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除此之外,太极集团同日还发布了三则与子公司有关的公告。
一是拟清算并注销控股子公司海南省太极南药种植有限公司(下称太极南药)。公告显示,太极南药成立于2018年,经营范围包括中药材、蔬菜的种植与销售,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及农业技术服务等,鉴于太极南药目前已无实际经营活动,为进一步聚焦公司主责主业,优化资源配置及资产结构,提高整体运营效率,结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太极集团决定对其启动清算注销程序。
二是由于公司全资子公司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国太牧业有限公司(下称国太牧业)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更好地聚焦主业发展,降低经营风险和减少损失,国太牧业拟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三是为进一步理顺下属公司股权管理,规范法人治理,重庆市涪陵区城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拟通过公开挂牌转让或减资的方式,整体退出对太极集团下属8家控股子公司的参股投资。
在业绩短期内难以实现突破之时,选择盘点清理或是太极集团“自救”的关键步骤。
投时关键词:太极集团(600129.SH)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