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眼科前三季度营收增速放缓,净利润上市以来首次负增长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李路
“眼茅”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爱尔眼科,300015.SZ)披露了上市以来首个净利润负增长的三季报。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4.8亿元,同比增长7.3%,虽然维持了增长,但增速较前些年20%至40%的水平差距较大。同期,公司实现净利润33.67亿元,同比下滑8.21%;归母净利润为31.15亿元,同比下降9.76%;不过,其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1.19亿元,同比微增0.2%。
爱尔眼科上市以来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Wind
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9.77亿元,同比增长3.83%,较上半年9.12%的增速进一步放缓;归母净利润为10.64亿元,同比大降24.12%,继二季度同比下降12.97%后再次同比大幅下滑。对于三季度利润负增长的原因,爱尔眼科表示,与“1+8+N”战略中多个项目集中落地造成的折旧摊销和人力成本增加有关,这些新项目的投入使用带来了相应的折旧与摊销费用增加,对当期净利润增速构成了阶段性影响。
据悉,爱尔眼科长期推进的“1+8+N”战略已取得实质进展,长沙爱尔、上海爱尔、广州爱尔、四川爱尔、重庆爱尔、湖北爱尔、辽宁爱尔、深圳滨海爱尔等眼科中心已运营。
虽然三季报没有披露各类业务盈利情况,但从先前披露的半年报来看,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全面承压,毛利率水平全线下滑。其中,营收占比最大的屈光项目毛利率降至56.12%,同比减少1.07个百分点;视光服务毛利率同比减少1.74个百分点至54.21%;手术价格持续下行,部分地区屈光手术价格已从2万元降至1.1万元左右。
爱尔眼科2025年上半年核心业务情况(元,%)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爱尔眼科频繁并购扩张的副作用也持续显现。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商誉规模高达87.9亿元,较2019年增长约2.3倍。
业绩失去高增速后,公司股价也随之下跌。自2021年7月高点以来,爱尔眼科股价累计跌幅已超过70%,目前14元/股左右的价格已跌回六年前水平。
面对当前状况,爱尔眼科在不久前的调研中曾表示,公司将老花治疗与海外并购定位为新增长曲线。其认为,老龄化趋势正加速年龄相关眼病需求释放,其中老花治疗在国内普及率不足5%,远低于欧洲成熟市场水平。随着教育程度高、支付能力强的60后70后群体进入老花高发期,这片市场有望逐步激活。
当前国内老视矫正市场格局是怎样的?有研究指出,目前老视矫正主要有光学矫正、手术矫正和药物治疗三种方式,即配镜、手术和用药,三种不同治疗手段各有优缺点。
在配镜技术领域,为解决中老年近视加老花问题,爱尔眼科、明月镜片等公司都推出了渐进多焦镜片相关业务。渐进多焦镜简称多焦镜,即一副眼镜从上到下有多个渐变的光学焦点,可以满足人眼从远到近清晰看到不同物体需求的特殊镜片。
手术矫正则主要涉及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激光矫正等技术。相较于其他两类方法,老视矫正手术成本较高。广义来讲,晶体置换手术费用通常在3万元到10万元不等,角膜激光类矫正手术的价格通常在2万元到6万元区间范围。当前国内民营老视手术矫正机构市场占比约为60%,德视佳(1846.HK)、爱尔眼科、何氏眼科(301103.SZ)、光正眼科(002524.SZ)等上市公司均在老视手术矫正方面有所布局。
第三种方式是通过药物治疗,老花滴眼药尚属于一种新兴治疗手段。目前,美国有几款治疗老花的滴眼液产品已经上市,国内老花滴眼液方面的研究处于临床阶段。2024年9月,莎普爱思(603168.SH)曾公告,公司组织开展的盐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川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该临床试验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评价盐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用于老视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除业绩增速放缓外,10月中旬,爱尔眼科还因网易清流工作室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陷入了慈善争议。根据网易清流工作室的调查,爱尔眼科构建了一条复杂的慈善资金流转链条。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作为核心枢纽,2021年至2024年连续四年向某慈善基金会支付超过5500万元,用途标注为“眼病防治”。然而这些善款随后被转给爱尔眼科在江门、珠海、佛山、重庆、兰州等地的15家控股子公司,金额从50万元到534万元不等。这种模式的本质在于,企业通过关联基金会捐款,要求受助者必须到指定的爱尔眼科医院就医,善款最终回流企业账户。
一边是疲软的业绩增速,一边是信任危机,爱尔眼科未来发展待解难题值得关注。
爱尔眼科上市以来股价走势(元)
数据来源:Wind
投时关键词:爱尔眼科(300015.SZ)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