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殊的市值分化背后,折射出市场对长虹美菱盈利质量、增长可持续性及业务结构的忧虑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习羽
2025年三季度财报的披露,再次凸显了长虹美菱(000521.SZ)2024年“营收增长却盈利承压”的业绩矛盾问题。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49%至253.93亿元。然而,归母净利润则同比下降8.20%。
长虹美菱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营收与净利润的背离,也映射在长虹美菱与白色家电头部企业悬殊的市值差距上。
作为一家创建于1983年的老牌家电企业,长虹美菱的产业布局广泛涵盖冰箱(柜)、洗衣机、空调、生活电器、生物医疗及商用冷链等多个领域。据同花顺统计,截至2025年上半年,长虹美菱的营收规模在A股白色家电行业(冰洗板块)中位居次席。然而,规模的领先并未转化为市值的优势。截至2025年10月30日,长虹美菱流通市值约为67.24亿元,约相当于海尔智家(600690.SH)市值的3%、海信家电(000921.SZ)市值的1/5、TCL智家(002668.SZ)市值的60%。且年初至今,长虹美菱股价累计下跌超10%,总市值较历史峰值已下跌逾四成。
有分析指出,这种悬殊的市值分化背后,折射出市场对长虹美菱盈利质量、增长可持续性及业务结构的忧虑。
A股白色家电上市企业市值前十名
数据来源:Wind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自2025年至今,长虹美菱的盈利能力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各季度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6.92%、-9.66%及-38.58%。
从外部环境来看,家电行业整体需求疲软是拖累长虹美菱业绩表现的重要背景。近年来,受房地产周期下行及居民消费意愿偏弱的双重影响,家电市场整体增长乏力。以空调为例,奥维云网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9月空调线下零售量同比暴跌38.1%,线上销量也同步下滑29.0%。
在当前市场收缩的大环境下,行业龙头企业通过价格带下沉策略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与此同时,代工客户的需求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收缩。尽管长虹美菱在第三季度采取了较为积极的价格策略,但依然难以完全抵消需求阶段性回落所带来的冲击。
国泰海通证券研报中引用的数据显示,据产业在线统计,2025年第三季度长虹美菱家用空调内销、出口出货量分别同比下降37%和40%。同时,参考奥维云网数据,公司冰箱、洗衣机业务2025年第三季度零售量分别同比下降29%和21%。
深入剖析长虹美菱的业务架构,不难发现其面临的核心瓶颈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业务结构相对单一以及毛利率的持续走低。目前,长虹美菱的家电业务板块贡献了高达99.24%的营业收入,其中空调和冰箱(柜)作为两大支柱产品,占据主导地位。
2025年上半年,空调业务以115.75亿元收入占比64.05%,并实现36.18%的同比增长,成为公司最主要的增长引擎。冰箱(柜)业务收入为45.45亿元,占比25.15%,同比下滑4.1%。尽管洗衣机业务保持了32.70%的较快增长,但其营收占比仅为5.76%。此外,厨电、生物医疗等其他业务的占比均不足4%,且部分业务出现负增长。
为维持空调业务的增长势头,公司加大研发及销售投入。长江证券在研报中指出,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为5.05%,同比增加0.14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为2.70%,同比增加0.64个百分点。此外,由于汇兑损失增加及利息收入下滑,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长虹美菱财务费用同比增长99.85%。
而这种盈利能力弱化的趋势在资产质量方面同样得到了印证。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截至三季度末,长虹美菱应收账款同比增长66.56%,这反映出公司为维持销量而采取了更为宽松的信用政策,一方面可能加剧潜在的坏账风险,另一方面也对其业绩产生影响。
根据公司公告,长虹美菱2025年1—9月资产处置净损失金额为618.98万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额为8243.53万元,计提信用减值准备金额为2533.99万元,以上合计将减少公司2025年1—9月合并利润总额1.14亿元。
投时关键词:长虹美菱(000521.SZ)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