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企查查依赖会员带动增长的C端业务已出现疲态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董琳
你用过企查查吗?
上交所官网显示,企查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企查查)主板IPO已获受理,目前处于问询阶段。
招股书显示,企查查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业的商业大数据综合服务商。截至2025年6月末,该公司累计注册用户数超过1.5亿,月活跃用户数超过8000万。
从财务表现来看,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企查查分别实现营收5.18亿元、6.18亿元、7.08亿元、3.75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9亿元、2.59亿元、3.17亿元、1.72亿元,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76亿元、3.99亿元、4.25亿元、2.37亿元。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尽管业绩呈逐年增长趋势,但企查查仍面临着C端业务增长乏力、B端拓展中数据合规无法规避等问题。那么,在国内商业查询进入存量竞争阶段的情况下,企查查此次能否顺利叩开资本市场大门?
企查查营收和净利润情况(万元)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
据招股书介绍,企查查依托中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裁判文书网、知识产权局等官方平台的公开数据,通过算法清洗、结构化聚合与产品化包装,形成面向企业与个人的信息查询服务。
在业内看来,该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边际成本近乎为零”,公司在技术体系搭建完成后,新增用户的服务成本可忽略不计,为高毛利率奠定基础。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企查查主营业务毛利率从87.24%持续攀升至90.74%,且高于可比公司均值。
毛利率可与茅台比肩的企查查,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招股书显示,创立至今,公司已完成8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险峰长青、燧石资本、元禾辰坤、兴富资本、国方创新、万得投资等机构。
在股权结构上,IPO前,企查查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陈德强直接持股35.49%,通过苏州知彼间接控制11.54%股权,通过苏州知己间接持股5.96%,合计控制公司53%股权。此外,万得信息旗下荷花缘持股16.34%,杨京持股12.07%,险峰投资持股5.69%,施阳持股4.73%,兴富新兴持股2.8%。
分红方面,2022年及2023年,企查查均进行了现金分红,分红金额分别为1亿元、2亿元。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企查查股权结构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
从营收构成看,企查查涵盖C端与B端业务,包括会员订阅、数据服务和广告等。报告期内,该公司C端业务实现收入分别为4.12亿元、4.88亿元、5.44亿元和2.8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9.51%、78.89%、76.87%和76.11%。会员类产品的收入分别为4.41亿元、5.30亿元、6.02亿元和3.1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均在80%以上。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由于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企查查依赖会员带动增长的C端业务已出现疲态。
招股书显示,2024年,该公司新增付费用户数为50.76万个,较2023年减少4.8万个;新客户付费金额为2.84亿元,较2023年同比下滑2.85%。此外,2024年企查查累计注册用户达1.39亿,但付费用户仅为104.8万,付费转化率已从2022年的1.02%降至0.75%
面对C端业务增长见顶,企查查逐渐向B端发力。报告期内,公司B端业务分别实现收入1.06亿元、1.30亿元、1.64亿元和0.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从20.49%升至23.89%。
不过,“投注”B端业务,企查查的合规风险也在加大。官方信息显示,截至2025年10月,公司涉及的司法案件达281起,其中被告身份为264起,案件类型涵盖名誉权纠纷、网络侵权责任纠纷等。另据黑猫投诉平台数据,企查查累计投诉量达2655条,主要问题包括“诱导消费”“退款难”“数据错误”“乱扣费”等。
报告期内,企查查主营业务收入按客户类型划分情况(万元)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挖掘、可视化分析为代表的先进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升级换代。随着ChatGPT、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布,国内商业查询领域也面临着AI等新技术赋能革新所带来的新一轮机遇和挑战。
从研发层面来看,报告期内企查查的研发费用分别为0.93亿元、1.08亿元、1.17亿元和0.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8.02%、17.45%、16.56%和16.05%。而同期同行可比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24.19%、24.23%、23.63%、23.57%,均高于企查查。
为了提升竞争能力,此次IPO企查查计划募资15亿元,分别用于C端及B端商业大数据产品研发升级项目、多维大数据库升级项目、商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研发项目。
企查查在招股书中表示,如果公司未来不能在技术升级创新方面作出前瞻性判断,对海量数据进行更深程度的挖掘和分析,则无法为用户提供更精准和个性化的商业信息,将有可能导致公司的产品研发和功能迭代,无法满足用户在信息交互效率和智能化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从而影响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及市场竞争力。
投时关键词:企查查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