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石药集团收入与溢利双降。券商研报认为,公司研发投入加大可能拖累利润率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王子西
今年前三季度,石药集团(01093.HK)成药业务依然承压。
期内,公司实现收入198.91亿元,同比下滑12.3%;公司股东应占呈报溢利为35.11亿元,同比下滑7.1%。占据收入大头的成药业务本期收入同比下降17.2%,落至154.50亿元,降幅是自2019年以来同期最大降幅。其中,抗肿瘤收入降幅最大,较上年同期腰斩不止;神经系统和抗感染用药的收入降幅也在两成以上。
综合几家券商研报分析,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明年公司创新管线有望持续输出新单品和BD(商务拓展)交易等,但由于前八批全国集采接续尚存不确定性,若新产品销售增长低于预期,或影响营收端。同时,研发投入的加大或也短期拖累利润率。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石药集团的研发费用为41.8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9%,研发费用率已约达21%。
此外,据公司日前发布的《根据上市规则第13.51B(2)条及第13.51(2)条作出的公告》,公司执行董事潘卫东收到500万元罚单。该处罚源于一场未果的资产重组。作为内幕信息知情人,潘卫东利用石药集团旗下一家全资附属公司的证券账户大举买入相关股份,构成内幕交易。这也暴露出公司内部治理存在缺陷。
抗肿瘤收入锐降56.8%
石药集团的业务可拆分为成药业务、原料产品业务、功能食品及其他业务,其中,成药业务是公司收入大头。
2025年前三季度,受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及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的价格调整等行业政策的持续影响,石药集团成药收入为154.50亿元,同比下滑17.2%,为2019年以来同期最大降幅。若按治疗领域来看,抗肿瘤收入降幅最大,达56.8%,仅贡献16.45亿元收入;神经系统与抗感染收入降速则均为21%以上,分别贡献56.69亿元和24.83亿元的收入;心血管、呼吸系统和消化代谢用药收入也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原料产品(包括维生素C和抗生素)方面,本期录得30.06亿元收入,同比增长10.3%,主要受海外市场需求大幅度增加影响,带动维生素C销售收入同比上涨22%以上。不过,由于青霉素类产品价格下降,抗生素收入较去年同期略有减少。另外,由于期内果维康销售收入稳定增长,公司功能食品及其他业务收入得以增长至14.35亿元,增幅为一成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石药集团第三季度营收66.18亿元,环比增长6%;净利润为9.64亿元,环比下降10%。中银国际认为,该季度业绩符合预期,但考虑到第一至第八批全国集采接续存在不确定性,以及新产品销售增长速度可能低于预期,故下调公司2026年营收预测。
交银国际也认为,明年公司创新管线有望持续输出新单品和重磅BD交易/临床数据,但前八批集采接续尚存不确定性,且研发投入加大可能短期拖累利润率,故维持中性评级。
石药集团2025年前三季度财务摘要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一纸公告揭开的违规行为
业务压力之外,公司内部治理也存问题。日前,石药集团公告称,执行董事潘卫东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处罚事由是其违反有关规定,相关行为构成证券法下的内幕交易,故对其处以500万元的罚款。
此内幕交易案,还要追溯到2024年1月10日。彼时,新诺威(300765.SZ,公司名称为石药创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停牌公告称,拟收购石药集团百克(山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百克生物)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时任新诺威董事长潘卫东牵头重组工作。
新诺威与百克生物,为石药集团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和全资附属公司。公司另一家全资附属公司——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下称恩必普)既是百克生物三大股东之一,也是新诺威最大股东。
这场交易于今年4月28日公告终止,新诺威解释原因为“医药行业及资本市场整体环境等情况发生一定变化”。
据中国证监会调查,该重组交易在公开前为内幕信息,潘卫东不晚于2023年12月5日知悉此事。在该重组交易公开前,潘卫东利用恩必普的证券账户,在2023年12月8日至20日的敏感期内,累计购入新诺威274.26万股,累计买入金额高达近1亿元。此行为构成内幕交易。
潘卫东已于去年9月23日辞去新诺威董事长;且于今年11月初辞去石药集团执行董事且不再担任公司授权代表,辞职原因为“需要更多时间处理个人事务”。
有分析称,作为石药集团执行董事、新诺威的董事长,潘卫东的违规行为说明公司内部法律意识较为薄弱,公司内部治理存在缺陷;而上述案件中涉及的恩必普证券账户的使用,也暴露出石药集团在子公司内部资金管理制度方面存在问题。
石药集团公告潘卫东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投时关键词:石药集团(01093.HK)|新诺威(300765.SZ)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