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就在一夜之间,一个名为“ZAO”的AI换脸APP忽然火爆全网,用户只需要在APP中上传一张照片,就能将自己的脸替换成任意明星,但就在产品风靡网络的同时,该软件背后的隐私权、肖像权、版权等相关安全问题也引起关注。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隐私已经成为最敏感的话题,这也缔造了不少商机。
10月14日,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信大捷安)科创板上市的申请材料已获受理。据了解,信大捷安是一家以国家商用密码体系为技术核心基础的信息安全企业,致力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信息安全领域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是以国密安全芯片为基础的安全终端类产品、安全平台类产品。
该公司实控人为马现通、吴福生,两人共持有公司发行前总股本的43.91%。其此次预计募资8.23亿元,主要用于安全芯片及相关安全信息服务的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保荐机构为中原证券。
据悉,信大捷安早已有步入资本市场的想法,可惜这条路走得并不顺利。2012年9月,该公司就已开始A股IPO辅导备案,之后于2014年3月10日,公司辅导备案终止,具体原因未公开。
在第一次冲击A股失败之后,其将目光转向当时火热的新三板,一年后,信大捷安于2015年11月24日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交易。2016年11月信大捷安发布公告称,公司以15元/股的价格发行400万股,募集资金6000万元,但实际募资总额却只有4500万元。这是信大捷安在新三板市场上拿到的唯一融资。之后随着新三板热度退潮,其融资能力的局限性显现。
2017年11月20日,信大捷安发布公告称,根据自身经营发展状况及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经慎重考虑,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
虽然资本市场路途不顺,但其仍受到了多家知名企业的认可,其合作伙伴包括华为、小米、中兴、比亚迪等。据信大捷安公布的资料,其与华为在手机、笔记本、等领域均有合作,比如华为Mate20/20Pro均有与信大捷安合作的商务安全版推出。此外,该公司从2014年起已与比亚迪汽车进行合作,比亚迪秦100、宋MAX和唐三款车型都采用了信大捷安的解决方案,同时在汽车安全领域,信大捷安已经有多家合作厂商。
但《投资时报》研究员发现,该公司虽有拿得出手的客户名单,但至今仍未盈利,同时由于在业务上受制于客户,公司应收账款、现金流等方面也表现不佳。
累亏2.6亿元仍未盈利
财务数据方面,信大捷安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营收分别为1.07亿元、2.18亿元、3.07亿元、1.10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349.49万元、-1552.66万元、-12911.24万元、-7269.72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4517.80万元、-2434.75万元、-10291.47万元、-8953.49万元。
这意味着,该公司近三年半仍未有实际盈利,且累计亏损已达到约2.61亿元,据招股书描述,截至2019年6月30日,信大捷安尚存累计未弥补亏损达到-2.93亿元。
这表明,若公司不能尽快实现盈利,在短期内将无法完全弥补累积亏损。一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成功并在科创板上市,该公司将存在短期内无法向股东现金分红的风险,将对股东的投资收益造成不利影响。
对于公司的盈利现状,信大捷安表示,因公司所处行业特殊性,产品更新换代快,客户需求不断提升,需持续在研发领域高额投入,研发成果转化为经营业绩需要一定的周期,不排除上市后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的风险。
具体而言,信大捷安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分别达到5428.47万元、5796.83万元、8956.83万元、4113.82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0.76%、26.58%、29.22%、37.47%。
此外,《投资时报》研究员还发现,信大捷安的毛利率水平也存在持续下滑的风险。报告期内,该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1.02%、44.45%、30.24%及18.16%,自2018年起,下滑幅度十分明显。
原因在于公司安全平台类产品毛利下降较大。2017年以前,该公司主要产品为安全终端类与安全平台类,两种产品毛利总额比例约为3:7,而自2018年起,两种产品的状况发生逆转,安全平台类产品毛利总额下滑约56.3%,而到2019年上半年度,其毛利仅有292.9万元,占比约14.69%。
据招股书描述,2018年起公司实施新战略,以推广安全通信模组及安全手机等安全终端类新产品为主,导致安全平台类收入下降,而安全终端类产品毛利率较安全平台类产品毛利率相对偏低,故安全终端类产品收入的大幅增长对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具有稀释性。
有业内分析人士表示,信大捷安的产品战略多受制于其客户,发展安全终端类产品也是因为客户的需求改变,这种趋势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一家企业放弃了部分经营主动权。
客户集中风险高
事实上,信大捷安在多方面都存在依赖客户的现状。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信大捷安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分别为5073.32万元、6895.17万元、15810.38万元及7964.70万元,占同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5.21%、47.33%、63.01%和71.53%,采购的集中度较高;同期,该公司对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分别达到5323.45万元、10904.77万元、19110.96万元、5983.06万元,占其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9.78%、50.01%、62.34%及54.49%,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
从公开资料可见,该公司主要客户为三大电信运营商及深圳市睿策者科技有限公司、陕西龙佛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经销商,且对三大电信运营商的销售收入占比逐年上升。
伴随着客户高度集中,应收账款高涨等问题应运而生。
报告期内,信大捷安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0.94亿元、1.46亿元、1.97亿元及1.35亿元,2017年末较2016年末增长54.92%,2018年末较2017年末增长35.63%,2019年6月30日较2018年末下降31.56%,2016年末、2017年末、2018年末及2019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余额占总资产比例分别35.70%、45.74%、46.46%及30.20%,应收账款余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7.87%、66.75%、64.41%及123.07%。
大量应收账款累积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公司的现金流量难以支撑。招股书显示,信大捷安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8,254.60万元、-806.72万元、-13,206.63万元及-6,961.42万元,近三年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
此外,公司报告期内存货余额分别为5691.32万元、7706.41万元、9939.25万元及11749.36万元,分别占各年末资产总额的21.62%、24.21%、23.39%及26.26%。
业内专业人士分析称,近亿元待处理的应收账款和存货会占用信大捷安大量资金,导致公司资产周转率和速动比率偏低,如果短期融资环境恶化,存货未能及时周转,公司将面临短期偿债能力下降的风险。而且如果存货因管理不善,而出现毁损,将会面临一定的损失。
对此,信大捷安称,因为公司客户主要为政府部门及大型企业单位,而部分客户受资金预算管理和审批程序影响,导致出现付款进度与合同约定不完全一致、回款有时延迟的情形,造成应收账款余额相对较大。
还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收入依赖政府部门,信大捷安受到政策波动影响比较大,比如该公司在2014年盈利,而在2015年却出现了亏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到2015年河南省居民健康卡发卡业务全面放缓的影响,导致其终端安全产品销售订单减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