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 · 专注 · 垂直
内容 · 数据 · 平台

没收入没盈利 经营亏损持续放大 疫苗研发商康希诺赴港冲刺IPO

长按扫码
查看详情

投资时报首页 > IPO > 正文

没收入没盈利 经营亏损持续放大 疫苗研发商康希诺赴港冲刺IPO

IPO王宏 2018-08-09 08:00:00 10506 分享: 字体大小:Aa-Aa+

港交所新政放开盈利限制,尚无销售收入的疫苗研发商康希诺顺势赴港IPO。虽以世界上首只埃博拉疫苗为卖点,但该款疫苗并不能商业化生产,而该公司另外两款接近商业化的疫苗在国内激烈的竞争下市场前景不明
 
《投资时报》记者 王宏
 
就在“疫苗门”事件仍在发酵的当口,一家疫苗研发商康希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康希诺)却悄悄取道香港,拟登陆港交所。
 
与绝大多数拟上市公司有所不同的是,自2009年成立逾9年以来,康希诺一直处于没有 任何收入和盈利的状态,按照惯例,该公司无法登陆资本市场。熟料近期香港联交所修订上市规则,对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门槛放低,使得康希诺瞬间看到新的生机。
 
根据新规,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也可以在港股上市,但要满足达到15亿港元估值和至少一项核心产品已经通过概念阶段进入后期临床试验等要求。
 
《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康希诺专注于疫苗产品的研发,招股书显示,该公司正在为12个领域的疾病研发15种疫苗,有三种针对埃博拉病毒和脑膜炎病毒的疫苗已经通过后期临床试验,接近商业化生产阶段。此外,康希诺在2017年4月获得了启明创投、达晨创投等基金的4.5亿元融资,按照每股16.94元的价格,完成融资后其估值达到27.76亿元。
 
从上述情况看,康希诺已经符合新规下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标准。但抢在新政第一时间上市,就能享受溢价吗?
 
记者查阅相关港股信息发现,首家上市前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歌礼制药于今年8月1日在港挂牌上市,但后续股价表现不尽如人意。歌礼制药招股价定为每股14港元,上市后三个交易日内股价即下跌至10.02元/股,跌去28.43%,市值也从156亿港元缩水至122亿港元。截至8月8日午盘,该股市值为126亿港元。
 
歌礼制药的市场表现或为后续登陆港股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一个参照。不过,记者注意到,对康希诺而言,快速登陆资本市场或比初期融资额多寡更为重要。招股书显示,2017年及2018年一季度,康希诺可用账面资金分别为4.21亿元和3.92亿元,相对较为充裕。
 
不过,研究生物医药领域的专业人士向记者指出,在康希诺目前接近商业化的三款疫苗中,只有针对埃博拉病毒的疫苗获得了药监局新药批文,但该疫苗仅可作为应急使用和国家储备,并不能被商业化生产,其医学价值要大于经济价值;而预防脑膜球菌感染的两款疫苗已完成临床试验,正在申请新药批准,但即使商业化后,该疫苗在国内市场也面临激烈竞争。
 
这只被称为“疫苗第一股”的独角兽成色究竟几何?
 
《投资时报》记者就前述相关问题发送采访提纲至其董秘办,但截至发稿日并未收到回复。
 
主打产品面临激烈竞争
 
通常来讲,疫苗研发具有高风险性,前期研发投入大,平均研发周期在十年以上。所以对于疫苗研发商康希诺而言,接近商业化的三款疫苗的市场前景对公司收入至关重要。
 
招股书显示,康希诺目前拥有六种临床前在研疫苗,主要针对带状孢疹、寨卡病毒、腺病毒、脑膜炎和脊髓灰质炎等疾病。一般而言,一款创新药需要经过前期研发、临床前、临床试验申请、临床试验以及新药批准五个阶段后才能获准商业化生产。而康希诺目前只有预防埃博拉病毒和脑膜炎球菌感染的三款疫苗接近商业化阶段。
 
针对埃博拉病毒的疫苗是该公司目前唯一一款获得药监局批准的疫苗,也是其最出名的产品。据悉,目前世界上只有两种埃博拉病毒疫苗获得批准,除康希诺公司产品外,还有一种来源于俄罗斯的疫苗。不过,已有不少药企研发的针对埃博拉病毒的疫苗,正处后期临床试验阶段。
 
而康希诺这款埃博拉病毒疫苗是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共同研制,目前仅能做紧急使用和国家储备。
 
除埃博拉病毒疫苗外,康希诺接近商业化的还包括用于预防脑膜炎球菌的两款疫苗,分别为二价和四价脑膜炎球菌疫苗,处于临床三期试验阶段,准备提出新药申请。
 
与最近“疫苗门”中涉及的疫苗不同,康希诺生产的疫苗为二类疫苗,由公民自费接种。目前国内二类疫苗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几家大型国内民营企业占据不小的市场份额。康希诺即将推出的二价脑膜炎球菌疫苗在国内市场上已经有同类产品,由沃森生物(300142.SZ)、罗益制药和智飞生物(300122.SZ)等企业生产销售。
 
兴业证券研报显示,2017年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智飞生物批签发(出厂产品量)占比38.3%,华兰生物、沃森生物、成都康华批签发占比分别为20.4%、19.2%和11.3%。其中智飞生物为A股上市公司,2017年销售额达到13.43亿元,产品覆盖主流二类疫苗,目前市值达到603亿元。
 
康希诺另外一款四价脑膜炎球菌疫苗已经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预计在2020年推出。目前,中国尚无任何一款四价脑膜炎球菌疫苗获得上市批准,但包括智飞生物、民海生物、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和沃森生物在内的药企,均有四价脑膜炎球菌疫苗产品进入研发阶段。
 
此外,康希诺正在研发的疫苗还包括百白破疫苗和结核病加强疫苗,但均离商业化较远,且在同类产品上面临国内药企竞争。
 
离商业化盈利尚远
 
自成立以来,康希诺一直依赖外部融资维持运转,至最后C轮融资,其累计股权融资规模达到8亿元。有业内人士表示,疫苗研发前期投入非常大,耗期长且不一定能成功,如果不具备一定的资金周转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很快会被激烈市场竞争淘汰。
 
招股书显示,2016年和2017年以及2018年一季度,康希诺经营亏损分别为4985万元、6445万元以及1707万元;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分别流出3438.3万元、5630.1万元和2175.1万元;同期研发投入分别为5166万元、6810万元和1897万元。
 
康希诺目前仍为研发型企业,公司共有289人,其中263人为研发人员,占比达到91%。团队中负责商业化运营的员工仅有2人,负责融资的员工为5人。实际上,直到2017年10月,这家成立已经8年的生物科技公司才建起了疫苗产业化工厂,开始向生产型企业转型。
 
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高管人员多为曾经担任过跨国药企的科学家,如公司总经理宇学峰、执行董事朱涛曾就职于赛诺菲巴斯德、副总经理巢守柏曾就职于阿斯利康。从结构看,缺乏在中国医药市场运营管理经营丰富的高管。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中国二类疫苗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一个熟悉中国医药市场运作的管理团队,对于康希诺疫苗商业化和盈利至关重要。
 
实际上,该公司据商业化还有一段距离。其执行董事邱东旭曾对外表示,康希诺在未来两年内还将继续融资,融资除用于研发和生产外,还将用于市场营销板块的打造。
 
 
×

登录您的账号

还没有账号? 注册
  • 忘记密码
  •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

登录您的账号

还没有账号? 注册
  • 发送验证码
  •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

注册您的账号

已有账号?
  • 发送验证码
×

忘记密码

输入与您的帐户关联的邮箱,我们将通过邮箱验证码来重置密码。
  • 发送验证码
微信

微博